“非遗项目申报有严格的标准。”7月上旬落幕的全省非遗保护论坛上,与会人士提醒,目前各地申报非遗热情很高,这种保护意识值得鼓励,但也需提防“热过头”。
据介绍,近几年来随着“非遗”被民众和政府所认知,我省各地“申遗”热情持续高涨,今年武汉市进行第二批非遗名录评选工作,7个区就有55个项目申报,最终只有10个项目入选,申报与入选数字的较大反差折射出申报工作中的盲目性。
“造成这种盲目性的原因是一些地方并没有真正理解评定标准。”省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朱林飞说,非遗评审应遵循两个基本标准:一是申报项目至少要有百年历史,二是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
朱林飞举例,硚口区申报的由魏安民表演的“指啸”,因其何时起源等史料不详,传承谱系难以找到四代以上的代表人物,明显缺乏评审依据。
朱林飞表示,现在不少地方之所以热衷于申遗,是希望政策给予资金扶持,还有一些地方则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考量,希望借此提高当地知名度,但文化遗产不是申请得越多越好,申遗工作应更理性、更健康。(记者管菁实习生季文君刘骏逸) 炎炎夏日,想找个地方清凉一下?搜狐旅游给您推荐避暑好去处。
点击进入 【避暑主题月专题】 【城市避暑
寻找<25℃的好地儿】
【寻找国内的清凉仙境】
发帖赢取 ※韩国华克山庄赌场酒店住宿券 ※搜狐可爱狐狸抱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