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质疑三号线各种弊病 地铁员工回应质疑 |
2009-08-03 |
|
自从地铁三号线2006年营运以来,因为各种原因而引起的话题不断。近日,记者在一广州本土论坛上又发现有网友发帖,抱怨地铁三号线的各种弊病,在论坛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随后,一名自称是地铁公司员工的网友发布了一篇长达千字的回复,详尽解释了网友所提出的地铁三号线故障频繁、运力不足等问题,此举无意中也消除了好多网友对地铁存在的疑虑与误解,并得到了不少网友的“力撑”。
市民发难
三号线又挤又多故障
网名为“猪神”的网友在论坛上发帖反映,地铁三号线营运三年,至今未能解决故障频繁、运力不足等问题,对正常的工作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在广州经常乘地铁的朋友都知道,三号线总车身较一、二号线短,车厢空间相对较小。2006年,三号线投入运营,至今已有三年。三号线的弊病日益凸显,乘客人楼猛增与运力严重不足的现状似乎没有引起地铁方面的足够重视”。而引起该网友引发不满的就是上月中旬三号线的一次故障,“应该是19日那天吧,三号线又出故障了,我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恼火了,小小的大石站甚至连楼梯上都挤满了人!为什么一、二号线的状况会好很多,而同是广州地铁的三号线却问题多多,问题不断?”对于地铁三号线的问题,网友“猪神”显得有点“不耐烦”。
事实上,对于“猪神”所反映的问题,此前也有不少市民提出过,而这次,就有网友发布千字回复为广州地铁三号线辩解。一名自称是广州地铁三号线工作人员的网友“(v)bleedingdong”看到了“猪神”发布的帖子后立即发表了回复,对帖中所提到的问题进行了解释。
员工解释
所有问题已在尽力解决
该网友称,地铁三号线比一、二号线的车厢要少,主要是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地铁三号线比一、二号线的行程要长出超过10公里。地铁线路越长,又要缩短乘客的候车时间,那么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车辆上线运作。其次,因受到生产力以及调试技术方面的因素制约,要再增设新的车厢需要一个比较长的生产周期,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公司仅能够依靠的缩短车厢数量,以保证乘客候车时间不至于过长。
而对于三号线故障方面,该网友也作出解释,称可能是由于外国技术国产化的原因,导致信号系统不稳定而出现故障。但是,该网友也解释,地铁公司方面已经对这个问题作出多次改进。他称“从2006年12月30日开通到现在,我们三号线的行车间隔从13分钟变成2分53秒”,而自从(今年)3·20故障后,三号线基本上也没有出现故障延误。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作为一名地铁工作人员的不为人知的艰辛一面“每晚收车后我们还要紧接着维护和调试列车,为的都是尽快服务乘客,提高运能”。
网友满意
看后消除了不少误解
“(v)bleedingdong”的回复,在论坛上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力撑”。一名网名为“ken”的网友对他的解释表示十分赞同,并表示他的回帖同时也解答了多数人对地铁的疑虑和误解。也有网友表示,尽管地铁是为广大市民服务,但乘客也应该多体谅和理解乘务员的艰辛工作,“不要只会说识得讲我是乘客我"大晒",我话唔满意你地就要改的模样”他呼吁乘客也应该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信息时报记者李俊彦
(编辑:何志武)
try showAd(3,0,1); catch(ex)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