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旅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探访“裸体浴场”:半遮半掩的诱惑背后
2009-08-03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今年6月6日,在穿上“玉水谷”的马甲之后,关闭了6年的四川首家裸体浴场--眉山市洪雅森林裸体浴场易名高调亮相,重新接待游客。正当人们观望的时候,杭州的临安天目大峡谷景区也打出广告:在景区海拔700米的半山腰,建成男、女天体浴场各1处,将于7月底营业,欢迎“勇敢者”参与。

  连续的“裸体浴场”开业消息,在今年夏天刮起了强劲的舆论风暴。其实,“裸体浴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早在2004年,同样位于临安的浙西天滩风景区也曾开辟过“裸泳区”,最后却随后草草收场。“裸泳区”没有招来几个游客,倒是招来了种种非议,但无形之中让景区收获了相当的知名度。

  经过几年“潜伏”,中国式裸浴场在经历了六七年的争议,中国人是否真的开放了,能接受裸浴了?这次会不会有一个奇迹出现?但“见多识广”的人士却“毫不留情”地指出:这是景区的一种自我炒作手段,是一场商业操作下赤裸裸的“夜宴”。

  临安天目大峡谷风景区“天体浴场”计划开放的第一天,一块告示牌却再次向世人宣告:天目大峡谷裸泳还未出世就夭折了。


  “羞答答”的裸体浴场拉起“遮羞布”

  2009年的夏日,烈日炙烤着天堂杭州,人们纷纷寻找着纳凉避暑的地方。这时临安天目大峡谷景区在杭城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广告篇幅不大,却引起了不小波澜。内容是:“7月25日,天目大峡谷男女裸泳池正式开放。”

  这已不是临安第一次出这样的新闻了。五年前的夏天,同是地处临安的浙西天滩景区,就曾开辟男女裸泳区,当时闹得沸沸扬扬,事后证实了只是景区的一场炒作,没有任何实际操作。在开张了不到半个月后,裸泳区就无疾而终了。

  颇为忌讳“炒作”说辞的天目大峡谷景区董事长徐发科表示:“我们推‘天体浴’,并不是纯粹商业噱头,是经过临安旅游局报批的,而且在保护客人的隐私上做了充分准备。”

  据了解,即将开张的天体浴场位于临安天目大峡谷景区的半山腰上,两个各约300平方米大的不规则水潭,相距约百米,并在潭边建了换衣间。其中,女在上潭,男在下潭,中间有树木做屏障互相隐蔽,要想“对望”是不可能的。

  除了这些硬件保护,“每个潭都有同性保安维持秩序,相机之类的东西是绝对不允许带进来的,我们确保游客的隐私安全。”为了安全起见,水潭靠游客经过的地方又设了一道竹墙上并加盖了一层屋檐,防止游客攀上竹墙偷看。显然这与国外传统意义上的男女混合的天体浴场并不相同,“羞答答”的裸体浴场静悄悄地拉起了一块“遮羞布”。

  据景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两个水潭的水深都在1.2-1.3米深,安全系数比较高,而且水温在20度左右,很清凉。天体浴场对持景区门票的游客是免费开放的,但在人数上会有限量。”

  这个消息得到了徐发科的证实,不但如此,“为了吸引第一批敢于裸泳的客人,浴场正式启用这天,前100名报名参加裸泳的客人,景区提供免费门票。”但究竟有多少“勇敢者” 会来捧场,踌躇满志的徐发科心里也没“底”。

  不违法也不鼓励,裸还是不裸?

  在旅游景区里设立裸泳项目,在炒作背后,都因人们的传统观念,受困于舆论和主管部门的压力而失败。但“裸泳池”、“天体浴场”在一个又一个夭折之后却又“前赴后继”地重出江湖。

  据徐发科介绍,该景区推天体浴是经过临安旅游局报批的。“目前,裸泳在中国法律上并没有被禁止,也没有条文明令禁止景区设立裸泳区,我们的手续绝对合法。”只要不涉及色情,男、女分开的裸泳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来自态度极为谨慎的临安旅游部门的消息称,具体审核天目大峡谷景区天体浴场项目时,旅游局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合法性,在法律上符合程序,比如男女共浴的话,那绝对是不允许的;二是安全性,必要的保护措施要到位,包括游客的隐私安全和人身安全;最后是宣传时要注意方式,不能为了商业炒作而哗众取宠采用一些不雅字眼。

  多日后,面对进一步了解情况的采访,景区董事长徐发科却一再推脱:“上头有要求,今天开始不再接受采访了。”在一再追问下,徐发科解释道所谓“上头”指的是旅游局的“个别领导”,“有些领导有点有偏见,认为裸体浴场是不健康的场所,我们也没办法。”

  谈起了开裸泳池的初衷,徐发科说:“我曾经和时任杭州市旅委副主任的崔凤军聊起开浴场的事。每年都会有裸泳爱好者偷偷到峡谷深处裸泳,那些地方很危险,开裸泳池正好能满足大家的需求。而且我们这个项目不收钱,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

  既然是商业经营,又怎会有活雷锋呢?面对质疑声,不管景区怎样辟谣,“裸体浴场”的轰动效应为景区赚足了眼球也是不争的事实,认定景区炒作的声音依然是不绝于耳。

  临安市风景旅游局市场科科长吕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临安山清水秀,对于景区提供这样的“特色项目”,只要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保护游客的隐私性和安全性,不违背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大大方方地开个天体浴场,并不是一件坏事。

  经过充分准备,“裸泳区7月25日开放,到8月25日关闭。” 这一个月杭州市区的气温最高,而景区非常凉爽,温度比市区要低上10摄氏度左右。“裸泳池男女分开。”所有游客下水时须一丝不挂,在清凉的山泉中尽情畅游。

  一场商业噱头 故技重演的“裸泳”命运

  欲抱琵琶半遮面的裸体浴场,经过多年沉寂后卷土重来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能被人们接受么?面对尴尬,人们对裸体泳池的接受度提高了吗?

  有趣的是,根据某网站的在线调查,竟然多于百分之八十的人能接受“裸泳”,理由是“男女分开,有何不可?”“相当于露天的泳池罢了”。但是当记者随机调查,以“你自己会不会去体验这次的临安裸浴”发问时,75%的人都摇了摇头,表示“不会去尝试”。看来接受是一回事,去裸泳池游泳又是一回事。

  一直以来,关于裸还是不裸,这方面普遍存在着争议,而且反对的声音从来就没有弱势过。诚然,作为一种个人休闲放松的方式,裸泳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伤风败俗,我国现行法律中也没有对此明文禁止,但问题在于,裸泳行为到底合不合理?事实上,在公共景点或旅游观光场所裸泳,并不为绝大多数世人所接受。南京三江学院学生余春瑶称自己是绝对不会去,“我会觉得尴尬。虽然跟去澡堂差不多,但是去澡堂是有需要!”在外贸公司上班的白领宋晓虽然能接受,但是自己不会去尝试,她的理由很简单:“身体是每个人的隐私,现在的电子设备这么发达,万一有居心不良的人闹出什么艳照门、偷拍门,景区能负责么?”

  “是否认可裸体浴场关键在于人们的本身素质,你不喜欢可以不去,不要反对别人去,更没必要对别人的行为评头论足。”一些持中立态度的人认为,“风景区开设天体浴场,本身就是为了赚钱的一种纯商业行为,虽然中国人大多比较保守不一定能接受,但用道德标准去评价也没有必要。”

  应该说,在室外建立分性别有选择的裸泳场所,既摆脱了无休止的争论,又避免了盲目的与国际接轨;同时既真正满足了特殊需要,又为更多人所能接受,这种中国式的妥协应该是可行的。对此,浙大城市学院的大三学生王岳认为:“男女分开裸浴,不就等于建了个室外澡堂吗?如果能提供卫生、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在青山绿水之中裸泳,何乐不为?因此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但有法律界人士认为,“景区商业化运作都无可厚非,但风景区是公共资源,占用公共景点,在光天化日之下聚众裸泳,无疑是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虽然法律没有明令禁止,有些事情也不宜公开提倡,因为,法律之外还有道德。

  上周末,是天目大峡谷景区天体浴场开张营业的第一天。但当人赶到天目大峡谷一探究竟时,一块大红色告示牌却再次向世人宣告:天目大峡谷裸泳还未出世就夭折了。在浴场入口处,景区张贴告示:“各位游客:接临安旅游局领导通知,此次天体浴场裸泳活动停止进行,敬请谅解。”

  原来水潭用竹片围起来的竹墙已经拆了,用于遮蔽的彩条布也已经撤除,整个浴池“赤裸裸”地暴露了出来。浴场里面,原来的告示牌上依稀可见还写着“进入浴场,必须裸体。”有种被骗上当感觉的游客很气愤地指责景区,“这本来就是彻头彻尾的炒作,而且屡试不爽。”

  对于当地旅游局出于什么原因制止“裸泳”,徐发科没有正面说明,只说大概是觉得这个“有伤风化”。杭州一个风景区的负责人在谈论此事时,分析说:“裸泳虽没办成,但名声打响了。” 如果裸泳办成了,卖了新鲜的景区可以将裸泳作为一个亮点吸引游客;如果办不成,争议新闻一出,景点名声也大大地亮了一回相,这可能是钱买不回来的宣传效应。

  炒作还是时尚?乏人问津而又欲言又止的裸体浴场的争议还在继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天目大峡谷是“火”了。据悉,往常双休日的该景区游客量大约在1300人左右,当天有效游客量突破了2000人次。

     相关链接
    ·中山詹园万棵水仙绽放迎春 水上舞狮喜迎兔
    ·每个游客都是“国家形象” 旅社倡导文明旅
    ·内地赴日游客创新高关西美食美景热情揽客
    ·春节省港澳游全面告急 旅游过年好火爆
    ·节后赏花线提前热销 错峰出游省钱三成
    ·全国十机场因雨雪关闭 武广高铁晚点
    ·“恐归族”不回家去旅游 引爆春节游尾段报
    ·2011春节省港澳游不涨价 市民钟情旅游过年
    ·网络平台与旅行社相互融合成为趋势 OTA社模
    ·超越平凡!到南非体验“后世界杯”热情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