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旅游市之西安:再现盛唐瑰丽景观(图) |
2009-08-27 |
|
西安是中国的千年古都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珍贵的历史遗存、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久远的文化传承,不仅使西安成为中国诸多古都中历史最悠久、个性最鲜明的城市,而且使其成为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典范。保护好、发展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是西安加快现代化建设和走向世界最突出的比较优势。在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西安市提出了按照“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努力建成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
其主要经验如下:
制定和完善保护法规和保护规划。在2002年通过的《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基础上,该市正在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实现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制化、规范化、持续化。按照“新旧分治”的原则,对古城墙内只拆不建,逐步恢复历史街区及其风貌。
保持唐长安城的基本格局。始建于582年,面积达84平方公里的唐长安城,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堪称规划最为科学严谨、规模最为宏大的城市建筑,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世界建筑史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西安市对现存14平方公里的唐皇城,实施全面保护,并把维持唐长安棋盘式格局、重要的城市中轴线和主要的街景建筑作为保护重点,对大明宫御道、太液池、兴庆宫勤政楼遗址及龙池等唐代标志性建筑,进行风貌再现性的保护和建设,以恢复和彰显盛唐长安瑰丽的景观。
保护千年古都的基本风貌。为保护故都风貌,西安划定了不同性质的保护区域,对周丰镐城、秦阿房宫、汉长安、唐大明宫等遗址及帝王陵墓实施严格的保护。启动“四大遗址”历史文化旅游区项目,建设“风貌再现”的主题公园,集中展示周、秦、汉、唐“四大遗址”发掘出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文物遗迹,实现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
保存历史街区的原生状态。为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强化城市历史文化个性,该市计划投资70亿元,对城墙、护城河、河岸、环城公园及顺城巷进行五位一体开发,保持主要建筑物的明清风格,新建筑在材料质感、色彩、门窗位置、屋顶形式、层数等方面保留原有风貌,并最终建成以西安都城民俗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景观体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