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热,申城已进入雷电、大风、高温等灾害天气的高发季节。旅客在世博园区应该如何防灾避险?昨天,上海气象局的相关专家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建议。记者了解到,当世博园区发布雷电预警时,不管等级如何,园区内的电容公交车都将停止充电。
针对上海已经进入雷电高发季节的情况,气象部门已于17日凌晨对世博园区的防雷设施进行了突击检查。上海气象局防雷中心总工程师黄晓虹介绍说,从以往雷电发生的情况来看,水陆交界区域雷暴发生的次数总体上要高于陆地地区。由于世博园区位于黄浦江两边,因此打雷时游客需尽量避开水域,“乘坐游船的旅客打雷时要在船舱里,不要站在甲板上。”与此同时,世博园区里的高架步道也是相对制高点,如果发了雷电预警,游客尽量不要在高架步道上穿行。
此外,雷暴发生时大树底下最不安全,打雷时游客还要尽量避开大树、绿地,而且不要触摸钢结构建筑,“比如,世博轴的拉索。”防雷专家提醒游客,雷暴来时,尽量要躲到建筑物里面,如果在空旷的地方,也不要使用带金属顶的伞。
如果打雷时游客在场馆外排队,金属栏杆会不会有危险?对此,防雷专家表示,雷电活动时一般是先打到高处的建筑物,“金属栏杆高度低,而且接地,概率很小。”气象部门表示,一旦世博园区发布雷电预警,不管等级如何,园区内在站点充电的公交车都将停止充电,“如果公交车没电了,就停在那里,也不允许充电。”
【相关新闻】大雨游园不会“湿鞋”
随着申城梅雨季节的到来,世博园区排水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不过记者从设计世博园排水系统的上海城建设计院获悉,世博园区已经全面覆盖了大能级的排水管网,排水能力是其他一些区域的两倍。即使大雨来袭,园区内的水也能够及时迅速排出,不会出现积水现象,游客也不会出现“湿鞋”的状况。
据了解,世博园区位于上海黄浦、浦东两区的沿江地带,原来老城区的地下排水管道不仅陈旧,口径也很小,所以过去每逢梅雨季节,“水漫金山”的现象在这里并不罕见。随着世博园区的动工,这里的水患难题迎来了转机。据参与设计园区新排水系统的上海城建设计院介绍,世博园的排水系统紧扣“生态、经济、环境”理念,在浦西和浦东分别新建了蒙自、后滩、浦明和南码头4个排水系统及调蓄池,服务面积达6.46平方公里。园区可应对每小时56毫米的降水,最高排水能力达到60立方米每秒,比过去的提高近一倍,超过了上海的陆家嘴及外滩地区,完全可以和国外发达城市媲美。“即使是遇到大雨,游人走在世博园区道路上,鞋子也不会轻易被路面雨水浸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