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旅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解密:山东旅游上半年“超出预期”增长的背后
2009-08-03
  数字:上半年,山东接待国内游客12678.9万人次,同比增长16.8%,国内旅游收入979.1亿元,同比增长18.5%。接待入境游客人数133.3万人次,同比增长5.1%,入境旅游收入6.85亿美元,同比增长5.4%;上半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025.7亿元,同比增长17.7%。 对比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我省国内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分别比全国水平高出8.5%和16.4%,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山东旅游的半年统计数字,可以用“超出预期”来形容。受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双重冲击,上半年,我国旅游经济步入调整期,产业发展一度出现回暖迹象但又重新跌入低谷。这样的背景下,山东旅游何以寒中透暖,一枝独秀?

  旅游强省建设开局良好,旅游发展氛围更加浓厚。今年,从党中央、国务院到省委、省政府,各级领导对旅游发展高度重视。4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山东时,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提出要求,省委、省政府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山东半岛旅游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温家宝总理在出席博鳌论坛期间,在考察海南关于旅游业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旅游消费的国家战略。4月27日,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5月15日,国家旅游局与山东省签署备忘录,山东成为全国首个“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试点省份。

  部门联动抓旅游建设迎来最好机遇期。省交通运输厅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设施和服务标准进行改造和规范,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设置旅游标志牌;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旅游局联合审批五峰山5A级旅游度假区规划;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审批设立烟台莱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与省旅游局开展文化旅游一体化研究,省社科联还主办了文化旅游融合高端论坛;省文明办联合省旅游局推出《“好客山东”旅游服务标准》;省农办等农业部门积极研究乡村旅游建设问题;省人事厅支持联合表彰旅游系统先进;在省质监局的建议下,省旅游局进一步完善涉旅行业各项标准的规划。为此,省旅游局局长于冲告诉记者,旅游业关联性太强,各厅局对旅游发展大力支持的程度是历史上少有的,这是非常难得的好局面。


  调整市场战略,拉动旅游消费措施及时、得力。年初,我省启动了“山东人游山东”活动,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同时发动旅游企业开展“抱团取暖、联合发展”系列让利促销,以价格撬动市场,开发出一批由旅行社牵头,涵盖旅游交通、旅游景区、旅游餐饮住宿、旅游娱乐等旅游要素完善的惠民旅游线路,形成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上半年,国内旅游市场同比保持较快增长,在国内、出境、入境三大市场中占据更大比重。

  据分析,下半年,尽管不利因素还在,但旅游发展的方式和环境在变,只要有信心,谨慎乐观依旧。省旅游局局长于冲在下半年的工作部署时要求,各级旅游部门,要继续秉持勇于创新的理念,全力打造“好客山东”服务品牌,重点抓好旅游文化一体化发展,制定出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规划》的战略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认真研究市场动向、引导并培养山东居民的旅游消费习惯,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的任务目标。(记者刘英)

  炎炎夏日,想找个地方清凉一下?搜狐旅游给您推荐避暑好去处。

  点击进入 【避暑主题月专题】 【城市避暑 寻找<25℃的好地儿】

【寻找国内的清凉仙境】

发帖赢取 ※韩国华克山庄赌场酒店住宿券 ※搜狐可爱狐狸抱枕

     相关链接
    ·中山詹园万棵水仙绽放迎春 水上舞狮喜迎兔
    ·每个游客都是“国家形象” 旅社倡导文明旅
    ·内地赴日游客创新高关西美食美景热情揽客
    ·春节省港澳游全面告急 旅游过年好火爆
    ·节后赏花线提前热销 错峰出游省钱三成
    ·全国十机场因雨雪关闭 武广高铁晚点
    ·“恐归族”不回家去旅游 引爆春节游尾段报
    ·2011春节省港澳游不涨价 市民钟情旅游过年
    ·网络平台与旅行社相互融合成为趋势 OTA社模
    ·超越平凡!到南非体验“后世界杯”热情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