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风路添“八景” 沿线楼顶“戴帽”阳台封闭 |
2009-08-27 |
|
东风东还将耗资亿元拆迁复绿
东风东路与竹丝岗二马路交界、即将拆迁的房屋已是上世纪50年代所建本报记者郑迅 摄
东风路
流花溢彩
东风西路康王北路至人民北路路段,长约580米,整体体现现代西关时尚的景观风貌。
东风飞虹
东风西路人民北路至解放北路路段,长约330米,重点对人行天桥进行绿化整饰,道路两侧现有停车场改造为绿化式停车场。
中山新韵
东风中路解放北路至正南路路段,长约560米,重点体现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的文脉特点和岭南特色建筑风貌。
城垣记忆
东风中路和东风东路之间,长约330米,重点体现对东濠涌作为古代护城河的历史记忆。
越秀之窗
东风中路瑞兴大厦至德政路路段,长约460米,重点体现广州现代国际都市风貌的特点。
时代空间
东风东路执信路至福今路路段,长约460米,重点反映时代变迁。
飘绢叠翠
东风东路内环路至中山一路立交路段,长约800米,通过植物补种和更换的方法,体现风景林红、橙、黄、绿四种主色调。
红陵流芳
东风东路与先烈南路交叉口烈士陵园北门路段,长约330米,无拆除建筑,重点整饰建筑2座,其余做立面清理。
本报讯记者冯小静、实习生安冉、通讯员杨亚明报道:越秀区昨日公布了东风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本次整治除了对道路沿线房屋进行清理、整饰和围离外,还将对楼房进行“平改坡”工程,封闭外露阳台。此外,东风东路绿化广场建设需拆除东风东与竹丝岗二马路交汇处7976平方米的住宅,目前项目已通过审批,正在办理征地拆迁手续。
纪念堂前“喷图”
东风路是广州重要的东西向交通“脊梁”,这次整治按照打造“广州第一路”的要求,有关部门将根据两侧的建筑功能,打造“政商金廊”。越秀区建设和市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整治工程包括立面整饰、光亮工程、绿化景观和道路升级四项内容,首先进行的是立面整饰。整治范围为东风路从康王路口到中山一立交段,全长6.8公里,包括东风路两侧约150米范围,面积115.3公顷。沿线共有186幢建筑需要进行立面整饰,整治分为清理、整饰、围离三个等级。
方案还提出“东风八景”作为景观整治的主题,分别是:“流花溢彩”、“东风飞虹”、“中山新韵”、“越秀之窗”、“城垣记忆”、“红陵流芳”、“时代空间”、和“飘绢叠翠”。这八个节点依次分布在东风路上,如“中山新韵”位于中山纪念堂段,有关部门计划在纪念堂门口与市人大办公楼之间的道路面上,以代表广州的图案做一个喷图,以代表广州的中轴。
楼房顶“平改坡”
越秀区还将首次在东风路上尝试给楼房“平改坡”。所谓“平改坡”,就是在平楼顶加装上彩色的坡顶。据了解,“平改坡”工程在上海、天津、济南等城市早就开始实施,“平改坡”后,居民家中的室温冬天将提高2℃至3℃,夏天将降低了3℃至4℃,漏雨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顶楼住户感觉明显。
这次东风路上的40多幢8层以下的楼房将“戴帽”。“帽子”每平方米的造价在500元左右,有橘红、橙黄、天蓝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建设部门将根据原楼房的特点进行选择。据介绍,越秀区辖内、高架桥沿线的房顶将陆续进行“平改坡”工程。此外,东风路沿线阳台外露的居民要注意,本次整治将把这些外露的阳台统一用玻璃窗进行封闭,费用由政府承担。据悉,此次建筑物整饰和“平改坡”工程将耗资8000万元。
拆住宅建广场
东风路上另一个迎亚运工程也备受关注,即已经通过立项的东风东路绿化广场建设。据介绍,东风东路与竹丝岗二马路交汇处,已经有绿地面积928.2平方米,种植了木棉、大叶紫薇、扁桃、桂花等植物。项目计划将靠近东风东路边上的房屋进行拆迁,拆迁面积为7976平方米,用地面积5416平方米。该处将建设为绿化休闲小广场,将景观透出东风路。项目计划投资1.24亿元,其中拆迁费用1.16亿元。目前征地拆迁手续正在办理,力争亚运前完工。
记者昨日实地走访发现,依据规划总平面图所指地段约有3幢4层高的居民住宅。记者从居民口中了解到,房屋原是省冶金局的宿舍楼,约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90年代作为“房改房”分属职工所有。记者发现,楼房年代久远,比较残破,外立面仍留多年前整饰过的痕迹。
(编辑:何小帅)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