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身边多了群“慢游族”。他们一般不会选择一天之内跑三四个景点的跟团游,而是随心随性地停停走走。每到一处,他们都会放慢脚步,从慢吃到慢聊,从慢慢购物到慢慢休闲,慢游族的享受方式应有尽有,既适用高端游,也适合穷游。
“无论跑到哪一个城市,都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去看看热闹的街市,在路边的茶楼坐坐,和当地人聊聊家常,就这样潇潇洒洒地走一遭。”参加工作没多久的小吕这样谋划自己“有空就去”的旅程。
偶然的机会,小吕通过一个叫做“懒人部落”的QQ群,第一次了解到“慢生活”的概念,厌倦了繁忙生活的人们发起了“慢生活”的运动,以“对快的叛逆,对慢的神往”劝导人们放慢生活节奏。在这个群里,每当假期过后,大家聊的最多的话题就是慢游的种种经历。小吕把其中的经验与同事分享,马上培养出一批“假期慢游族”。
当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什么样的旅游方式都可能应运而生。对慢游族来说,讲究“富的充实,穷的快乐”。“家底”足够厚的人,把精力更多放在生活新理念的追求上。而对于“穷游”的人,也能游出个性和精彩。
商家更看中“慢”的商机,慢旅游用品,慢餐厅,慢茶楼,都在“慢”消费上做文章。比如茶楼,是一个放慢节奏、轻松神经的好地方,南京有家茶座的生意全天红火,其中不少人在这里一坐就是一天,手捧文件、书籍,不急不忙,像在办公,又似休闲。
记者的一个朋友说,“忙”这个字左面是心,右面是亡。人太忙了,心就死了。慢活并不是将每件事蜗牛化,而是希望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它是一种平衡,该快则快、能慢则慢。而旅游是教我们停下来学会欣赏的一种很容易实现的“慢活”方式,人们享受最多的,莫过于在旅游欣赏过程中最本真的快乐。也许,明天你也会成为“慢游”中的一员。( 刘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