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要建11条步行连廊 相关系统规划昨出台 |
2009-08-27 |
|
《广州市城市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特色区步行系统规划》昨日出炉。根据该规划,广州市将于近期建成旧城市中轴线步径、新城市中轴线步径、岭南历史文化步径、西关风情步径、猎德涌生活步径等11条富有特色的步行生态连廊,各生态廊还将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设计逐步营造主题特色风貌区。
水荫
路站东站广场十九路军纪念碑黄花岗公园华侨五烈士墓区庄站黄花岗站广州
动物园十九路军陵园东风公园33北京路步行街中山图书馆东川路农林下路商业街农林上路历史文化保护区新城市中轴线广场荔湾湖公园东山口站仁威祖庙文德楼荔湾
博物馆西关大屋区高弟街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鲁迅纪念园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3六和会馆泰华楼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华林寺海珠广场站五羊邨站珠江新城站昌华大街状元坊石室一德路商业街海珠广场詹天佑故居珠文化公园站儿童公园文化公园江
岭南历史文化步径
涉及环城高速以内城区
据悉,此次规划选取了白云山等山林绿地、越秀公园等主要城市公园,石牌、大学城等高校园区以及珠江滨水区等,构成山水相依的生态化大格局。同时,选取了古代历史地区、近现代革命纪念地、文物古迹所在地,以及古代与近代城市中轴线等,构成接续城市文脉的特色分区,主要包括:传统城市文化风貌区、近代革命历史风貌区、近现代工业遗址风貌区等。另外,规划还重点以珠江新城城市新中轴线、白云新城与琶洲岛等作为新城市形象以及现代金融会展商务特色风貌区。
在上述分区的基础上,还沿着道路、河涌、江岸用生态廊道联系各个分区,形成步行系统,实施环境整治与改造,建成11条总长约145公里的富有特色的步行生态连廊,各分区将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设计逐步营造主题特色风貌区氛围。
该负责人透露,此次规划在制定过程中不仅借鉴、学习了新加坡、香港等国内外城市的先进经验,还充分结合了广州城市风貌和广州战略规划编制。据悉,该规划主要涉及范围为环城高速以内的中心城区,实施完成后,将根据实施情况逐步扩展至全市域范围。
怎么建目前还没考虑好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规划是广州市城市步行系统规划的第一层面,即确定众多“点”,而下一步的规划则将是如何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对于连接的方式,该负责人表示,每两个“点”之间的实际情况差异非常大,因此“点”与“点”之具体
连接方式要根据不同的实际,确定不同的方式。“步行系统内的标识系统、绿化带的设置、各种便民设施以及路面颜色等,都将是下一步要考虑的内容。”据了解,目前市规划局和市建委已开始一起着手制订这方面的规划。记者发现,此次的部分选点分布在珠江两侧,步行系统如何“过江”将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目前的考虑是将两岸“打通”,但步行系统究竟是走江底隧道还是从桥上通过,目前尚未确定。
据了解,此次规划借鉴了新加坡和香港两地的先进城市步行系统。该负责人表示,香港和新加坡的经验之一便是将整个城市的步行系统连接成完整的有机系统,而且步行系统的建设与城市绿化相辅相成,成为“生态绿廊”。“广州其实也有局部城市步行系统,但却很不连贯,没有成为一个整体。”
名称 近期实施线路
旧城市白云山山顶公园———白云山南门———云台花园———麓湖公园(麓湖路)———广州市艺术博物院(麓景东路)———麓景西路———下塘西路———金麓山庄———雕塑公园———越秀公园(越秀公园站)———中山纪念堂(连新路、吉祥路、中山纪念堂站)———人民公园(公园前站)———中山五路———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天字码头———海珠广场(海珠广场站)———海珠桥———海珠南广场———江南大道(市二宫站)———江南西商业街(江南西站)。
中轴线步径广州火车东站(火车东站地铁站)———东站广场———天河体育中心(体育中心站)———天河城\正佳广场(体育西路站)———天河南居住区———新城市中轴线广场(珠江新城站)———东塔、西塔、四大文化建筑———海心沙市民广场———新电视塔及南广场\琶洲塔公园(赤岗塔站)
主线:荔湾湖公园\仁威祖庙———泮塘路———龙津东路———恩宁路———第十铺路———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杨巷路———文化公园\十三行路———人民路———一德路\圣心教堂———海珠广场———起义路———高第街———北京路———文明路\中山图书馆———东华西路———东华东路———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龟岗大马路———庙前直街———烟墩路———保安前街———寺右新马路———花城大道———新城市中轴线广场(珠江新城站)。
新城市支线: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农林下路———区庄立交———先烈路———黄花岗公园———广州动物园———水荫路———十九路军陵园———东风公园———林和西横路———东站广场。
中轴线步径沙面公园(黄沙站)———十八铺路———文昌南路———文昌北路———龙津中路———康王中路———陈家祠(陈家祠站)———康王北路———流花湖公园———流花路———广交会旧址\南越王墓博物馆\兰圃公园———越秀公园(越秀公园站)
岭南历史沙面公园(黄沙地铁站)———西堤\沙基惨案纪念碑\广州海关旧址———长堤\南方大厦\爱群大厦———海珠广场(海珠广场站)———天字码头———港湾公园———东山湖公园(东湖站)———大通路———广东省体育馆———烟雨路———潭月街———晴波路\广东美术馆\星海音乐厅———宏城公园———海心沙市民广场———临江大道(员村站)。
文化步径主线:工业大道(沙园站)———榕景路———太谷仓———大阪仓———洲头咀公园———滨江西路———海幢公园———海珠南广场———滨江中路———大元帅府———海印公园———滨江东———中山大学———新电视塔及南广场\琶洲塔公园(赤岗塔站)———琶洲公园———珠江啤酒博物馆———阅江路———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新港东站、琶洲站)———琶洲塔公园。
支线:琶洲公园———黄埔涌———高教花园———广东省轻工业学校(磨碟沙站)———凤浦中路\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三期(新港东站、琶洲站)———黄埔涌———雅郡花园(万盛围站)———黄埔古港。
花地河———白鹅潭风情酒吧街———信义会馆———渣甸仓———日清仓。
西关 沿花地河进行规划线路,结合河涌整治工程实施。
风情步径
珠江前航道 沿海珠涌进行规划线路,结合河涌整治工程实施。
北步径沿沙河涌进行规划线路,结合河涌整治工程实施。
珠江前航道南步径 沿猎德涌进行规划线路,结合河涌整治工程实施。
珠江前航道西步径
花地河
生活步径
海珠涌
生活步径
沙河涌
生活步径
猎德涌
生活步径
它山之石
新加坡步行系统可遮阳避雨
在新加坡市区内,地面除了用多种色彩和图形的砌砖铺就以外,都是绿草覆盖。路旁的花木别有逸致,叶子花布满街头巷尾。步行系统与车行道以树木隔界,别具特色。交叉口的环形池和小三角洲铺草种花,经过精心呵护的兰花颜色雅致,芬芳
馥郁。
新加坡很多绿带是切进去的,绿地率很高,中间是绿带串联它所有的公共活动场所。在绿化走廊中设计步行道,以此形成网络联系全国的各个公园和组屋区的中心绿化带,人们可以摆脱机动车交通的喧闹,漫步在绿荫覆盖的步行系统网络中,或骑自行车来往于各组屋区之间。
新加坡大学里、住宅区里有很多长长的遮阳长廊,新加坡人称它们为有盖的走廊。因为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属热带雨林气候,阳光炽烈,雨量充沛,这种有盖的走廊既可遮阳又可避雨,深受人们的欢迎。据说每届政府大选时,竞选的官员都会以给居民建有盖的走廊来取得人们的支持。
广州的城市步行系统应建成怎样?作为生活在广州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个体,您都有权对广州的城市建设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您对广州市城市步行系统的建设有相关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信箱xkbwx01@126.com。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