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旅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七夕”旅游市场待开发 为何旅行社线路难寻
2009-08-27
  8月26日,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马上就要到了。在以前,这个日子对中国人来说只意味着一个浪漫神奇的民间传说;但在今天,它已经演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给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又一个浪漫的理由。 找一个地方寄情山水,让真爱永恒,成了“七夕”节年轻人的最爱。但记者走访郑州旅游市场却发现,相较于省内外景区的热热闹闹,旅行社“七夕”游线路却很难觅芳踪。晚报记者刘书芝

  景区“七夕”节很热闹

  张亮谈恋爱已经4年多了,每年情人节、“七夕”节都会向女朋友表达心意,但几年下来,巧克力、鲜花、首饰、衣服、包包、MP3、手表、笔记本电脑,等等,吃的、穿的、用的、戴的,该买的都买了,该送的也都送了。今年眼看着“七夕”节快到了,他还没想好送女朋友什么合适,再说,物质这些东西对于有些小资的女朋友来说早已没了什么新意。上周三,《郑州晚报》刊登的“珏山之恋”让他一激灵——有了,今年就和女朋友到景区过,以山水为伴,让真爱永恒。鹊桥牵手、携手登山、爱情指数测定、幸福农家晚餐、把酒问“七夕”等主题让张亮耳目一新,他相信这肯定会给女朋友一个惊喜。


  其实今年“七夕”节,不仅山西珏山有“珏山之恋”“七夕”节活动,省外的华山、华清池景区,省内的关山、五道石童、好运谷、世纪欢乐园等景区,也纷纷结合自身特点,设计出了一系列主题鲜明、极具特色的“七夕”节,以吸引浪漫的有情人寄情山水,让真爱永恒。

  旅行社“七夕”游很冷清

  但采访中记者发现,和景区热热闹闹纷推“七夕”节活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省会旅行社却很难找到针对“七夕”游的线路。

  上周五,记者随机咨询了6家旅行社,5家旅行社都回答没有专门针对“七夕”游的线路。只有1家旅行社的负责人表示会考虑“七夕”游。究其原因,有的旅行社认为,今年“七夕”赶在星期三,不像去年刚好在周末,他们担心一旦组织下来,没有客源保证。

  有的旅行社负责人说,没有设计主要是想沿用前一段时间很火的避暑、亲水线路,因为这些线路中有很多景区都做了有关“七夕”节的活动,这样一来不用花心思推线路,就能满足有情人浪漫过“七夕”的心愿。

  还有的旅行社的老总认为,现在中国节日、外来洋节越来越多,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节日观念越来越淡,旅行社即使推出活动,也可能是“吃力不讨好”。再说,暑期本来就是旅游旺季,不用搞活动,人们出游的热情就很高,旅行社没有必要以“七夕”为卖点来吸引游客。再加上暑期的主流消费群体依然是学生和家长,因此,此时推迎合“七夕”的“情侣游”并不合时宜,这也是大多旅行社看淡这一市场的主要原因。

  “七夕”市场大有可为

  景区、旅行社对“七夕”节旅游市场态度的一冷一热,让业内人士很有话要说。

  策划过多次相亲主题游活动的雅旅网总经理苏峰认为,旅行社、景区、酒店等联手合作,举办一些参与性、互动性和娱乐性强的活动,让单身男女通过有趣的旅游活动来扩大交际圈,多次操作可以证实,很受单身人士欢迎,所以活动只要策划好,客源应该不是问题。

  擅长做旅游营销策划的黄文中也认为,在景区有策划、单身男女有需求的前提下,旅行社如果能搭起一个联谊平台最好不过。因为旅行社本身具备良好的组织活动的能力,相对于一般的婚介公司搞的派对,旅行社的活动会更单纯、更自在,它既是了解彼此的好时机,更是一趟精彩的旅程。因此,只要找准思路、精心设计,“七夕”旅游市场大有可为。
     相关链接
    ·中山詹园万棵水仙绽放迎春 水上舞狮喜迎兔
    ·每个游客都是“国家形象” 旅社倡导文明旅
    ·内地赴日游客创新高关西美食美景热情揽客
    ·春节省港澳游全面告急 旅游过年好火爆
    ·节后赏花线提前热销 错峰出游省钱三成
    ·全国十机场因雨雪关闭 武广高铁晚点
    ·“恐归族”不回家去旅游 引爆春节游尾段报
    ·2011春节省港澳游不涨价 市民钟情旅游过年
    ·网络平台与旅行社相互融合成为趋势 OTA社模
    ·超越平凡!到南非体验“后世界杯”热情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