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国内多个景区景点涨价,涨价景点涵盖了四川、北京、贵州、天津等地区。针对目前的涨价现象,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地方景区门票定价权在地方,目前尚未发现涨价超出政策的合理范围。”(8月19日《经济参考报》)
自去年金融危机影响之后,不少景区放下了高贵的身段,出台了一系列门票优惠政策措施,以激活旅游经济。现在,经济形势刚刚好转,又恰逢没有五一长假,正在进行的暑期和即将到来的时长八天的“十一”黄金周自然成了景区眼中的“唐僧肉”。于是乎,许多景区景点急不可待地提高价格,颇有“磨刀霍霍向猪羊”之意。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景区门票定价权在地方”的话语,和不少地方“景区门票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的托词,看起来都有道理,实际上却让公众找不到了理论的对象,其结果就是扶摇直上的消费成了“被涨价”,谁都不用为景区景点价格负责。
每每相关部门出台新政或加强整治涨价行为后,景区景点都会暂时收敛,但在一段时间后价格必将卷土重来。一些 业内人士反映“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比较大,需要靠门票价格提升增加收入”,一针见血地指明了景区涨价的结症在于地方和部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当下,不少景区价格上涨的理由就是为“保护景区”,实质上却是“靠山吃山,靠旅游吃旅游”。有的地方政府受财政收入的压力,错误地把景区当作收入的“摇钱树”。而相关部门平时将景区收入对外宣称是“商业秘密”,而当每次需要提价时,却成了“成本连年高于收益”。这种对外托辞的所谓“保护景区”,“建设景区的需要”的借口,其实不少是将企业的成本支出搞成一笔糊涂账,将景区机构臃肿膨胀、成本日益增加的恶果最终转嫁到游客身上。更有的景区把涨价之前的听证会当作走过场,真正关系密切的消费者和研究者并没有参与进去,这种关起门来搞听证的做法实在是难言公平合理。
其实,国外不少风景名胜根本不要门票,即使卖门票,票价也普遍低廉,根本原因就在于一方面他们认为景区景点是是公众共享的名胜财富,地方只是管理者,并非所有者。另一方面,通过“低价策略”来弘扬民族文化,使其公益性与社会功能得到最大程度体现。而反观国内,网络上流行的“各景点逃票路线集”就很能说明问题。
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要慎重,这不仅是一个经济利益的问题,还关系到景区的品牌形象,更折射出地方经济社会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对此,政府部门要明确责任定位,加大投入力度,真正保证景区景点的公益性。否则,类似外交辞令的“甩手掌柜”做法,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根治这许多的“被涨价”。 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