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中长期规划指出,耕地年均减1100万亩,到后年粮食需求量达5250亿公斤
国家发改委13日公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指出,近年来,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较好局面,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根据《纲要》,我国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到2020年,耕地面积保有量不低
于18亿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新增1000亿斤,达到5400亿公斤以上。
《纲要》强调了粮食安全面临的7大挑战,并详细介绍了保障粮食安全的6大主要任务: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利用非粮食物资源;加强粮油国际合作;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完善粮食加工体系。
《纲要》还列举了拟编制的10大重点专项规划,包括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油料发展等规划。
上述规划纲要是我国政府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粮食安全规划,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七大挑战
1.消费需求刚性增长
《纲要》指出,我国粮食需求总量继续增长。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9公斤,粮食需求总量达到5250亿公斤;到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需求总量5725亿公斤。虽然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口粮消费减少,但饲料用粮需求增加。
2.耕地数量逐年减少
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影响,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据调查,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比1996年减少1.25亿亩,年均减少1100万亩。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仍将继续减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日趋匮乏,今后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极为有限。
3.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20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立方米,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水土资源很不匹配。
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53%,商品粮占全国的66%,但黑龙江三江平原和华北平原很多地区超采地下水灌溉,三江平原近10年来地下水位平均下降2-3米,部分区域下降3-5米,华北平原已形成9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地下水开采漏斗区。
4.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
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南方粮食生产总量下降,产需缺口扩大。
5.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
小麦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大米在居民口粮消费中约占60%,且比重还在逐步提高,但水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稻谷供需总量将长期偏紧。玉米供需关系趋紧。大豆生产徘徊不前,进口依赖度逐年提高。
6.种粮比较效益偏低
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农业比较效益下降。
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紧缺,一些地区粮食生产出现“副业化”的趋势,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
7.全球粮食供求偏紧
全球粮食产量增长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加2200亿公斤,年均增长1.1%;产量增加1000亿公斤,年均增长0.5%。目前,世界谷物库存消费比已接近30年来最低水平。
关键词·新闻发布会
中国没有
海外屯田计划
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纲要》所提出的农业“走出去”战略不是海外屯田计划,中国也没有海外屯田计划。
张晓强表示,中国农业“走出去”主要是像《纲要》所明确的,在国际合作的进程中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这个粮食是广义的,包括大豆、食用植物油。
同时,他澄清说,国家政策也支持有条件企业,根据不国家、地区的条件,以多种方式和当地开展一些油料作物种植、粮食生产、蔬菜、水果生产,但这绝对不是意味着一个大规模的中国的农民或者企业到海外去购买,或者长期租用其他国家的土地,大量地种植粮食,相应地依靠它来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中国没有大规模
粮食出口规划
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中国的粮食供应在长期内是处于一个紧平衡的状态,因此中国没有在今后一个时期较大规模出口粮食的规划。
同时,他指出,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困难,对中国明年的粮食稳定生产没有大的影响。因此,此次规划也没有做任何大的调整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如何启动实施好这个《纲要》。
他表示,多年来中国在粮食方面是保持着少量的出口,这主要指的是谷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这三个品种每年平均净出口大约一年600万吨,这是一个比较小的规模,大体上只相当于世界谷物贸易量的2%。
张晓强表示,对于外商投资中国农业领域,中国政府总的要求和精神是要趋利避害。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