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2009年车市要凸显品牌争夺战
2009-05-07

  一提起品牌,任何产品都会削尖了脑袋向上贴,目的就是以求得能够平衡的价值。尤其是在市场较为复杂的情况下,这种品牌意识的转变什么时候都是不可缺乏的。汽车行业对品牌认识,一直各方竞争的焦点,而怎样看待品牌问题,又如何打造适合国内企业的优势品牌,现在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这不仅仅是对于未来市场的竞争层面而言,就是针对国内相应饱和的产能寻找出处问题也是巨大的考验。为此,品牌的树立、衡量品牌的标准以及品牌的比较问题,都可以说是最为直截了当的现实生存问题。甚至可以说,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品牌意识与品牌打造能力,对企业的突破没有一点益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应该说,就汽车的品牌本身而言,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打造的,更不是靠宣传可以吹出来的,它是依靠多种前提以及基础才能有效推出的整体概念。这里面既有车型的传承问题、又有技术的完整性问题,更有它所担负品质责任问题,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品牌的打造,也是需要各方面有形与无形标准的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车型传承作用在于

tujian.org

  夯实技术基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客观的讲,汽车的发展,尤其是汽车技术的发展,是靠时间与突破双重因素决定的。时间问题既要通过时间来进行研发,又要有时间来进行系统完善,同时还要有时间进行包括服务在内的市场互动……这样所建立的产品适应模式,才能称之为品牌模式;而突破问题,则是在技术相同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好自身特点、风格的公认问题,从而是企业制造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说到汽车技术的传承问题,并非只迷信老的企业就一定拥有好技术的说法。而是汽车复杂而综合的技术,往往是需要时间积淀和市场碰撞才能够进行系统完善的。这些并非是解决了表面的技术与制造问题,所能顺理成章取得的成效。由此可以看出,产品的技术与概念传承,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新换代概念、而是在技术上不断完善的过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纵然是变化 tujian.org

  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品牌的生存问题,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顺应形势的变化问题。这种变化一方面需要有足够的技术保障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有相应的变化能动性,才能使变化纳入到企业进步积极的轨道上来。

tujian.org

  这种整体上变化最为突出的,莫过于美系车之一的福特打造品牌概念。过去一直以大型车为代表的美系车型,正是考虑到国际对能源问题的认识,才不得不整体向欧系车制造模式进行有机地转化。这种积极变化,非但没有影响到品牌与技术的保值程度,还从另一个层面锻造出像“新福克斯”、“新蒙迪欧”以及“新嘉年华”等一体化品牌构成模式。反观国内的企业,在制造中似乎总是被动地进行改变,甚至推新车也或多或少地带有为市场而推的盲目性。这样不但难以夯实技术基础,还很可能为消极的改变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品牌就是优势的凝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容有任何水分存在 tujian.org

  尽管构建品牌有这样那样的硬性指标存在,但说得简单些,就是制造优势的凝聚。这样,就是产品转化为品牌自然而然的概念。然而这种优势的凝聚,是需要从客观以及时间的长久性层面上来衡量的,它不容许有任何水分存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针对于国内曾经提到日程上的优势来说,包括人员以及原材料成本比较低廉,都不是决定制造优势问题。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市场理性观念的提升,往往这些优势都回不复存在。而优势的积累,则通常被认知为独有技术开创、手工业技术发达程度以及品质的精益求精等方面,才是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势。这对国内企业来讲,压力和考验是显而易见的。 tujian.org

  09年车市,之所以说注定会迎来品牌间的竞争,这不仅仅是企业的产能需要进一步释放,还在于竞争状态的加剧,也会给车市直面竞争带来升级的作用。过去,早就有产品、技术、标准制造程序的逐级划分,而跨国企业恰恰是以控制后两方面为主。如果国内企业不能以品牌的建立为当务之急,就会很容易陷入到品牌竞争时,无品牌的局面。所以,重新认识品牌在竞争中的重要性,重新思考系统技术在造车中的关键作用,才是不从意识上落伍的重中之重!也只有从各方面都意识到品牌的严重性,并为之创造有益的平台,才能真正符合国内市场的未来竞争形势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年底10款价格探底车型导购
    ·北京车展明年4月国展中心新馆举行
    ·热点事件:交强险“变脸”谁喜谁忧?
    ·新奥迪A4明年底国产 Q5 09年实现国产
    ·品牌二手车将成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主流
    ·速腾1.8T舒适型将上市 售16.98-18.58万
    ·双环汽车又陷抄袭门?
    ·中国汽车出口需尊重NCAP规则的碰撞测试
    ·三菱两厢掀背车与骊威同级 08年东南投产
    ·东风朝柴生产经Navistar授权的柴油发动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