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新鲜事----开发新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过“网上招聘”?
2009-05-07

  汽车行业的采购部门一直被认为是朝南坐的部门,因为他们的决定常常直接影响到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业务兴衰。一个零部件公司的老总向客户的一个采购员“点头哈腰”是很常见的现象。零部件公司也一贯是主动找上门等着采购部门的青睐,采购商则基本从上门的供应商中“选秀”。

tujian.org

  然而,情况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现在全球6 3整车厂和相当多数的国际一级零部件生产商有需求时,常常委托在我们网上‘招聘’新的供应商,国际主流的商用车厂也有多起来的趋势。”著名汽车产业电子商务平台——盖世汽车网的总裁陈文凯接受采访时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登录该网站观察发现,虽然有相当多的采购商以“北美OE大买家、欧洲OE大买家”等匿名身份出现,还是不难发现,的确有大量主流的国际采购商都在采用“网络招聘”供应商,记者甚至还发现有来自俄罗斯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GAZ(高尔基汽车公司)、来自伊朗的IKCO公司和来自印度的塔塔公司这些非发达市场的国际采购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什么会出现朝南坐的采购经理进行“网络招聘”的现象呢?记者约访了其中一个采购经理,“现在主动找上门的(供应商)不一定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不主动找上门的我们也不一定知道他们在哪,委托在网上‘招聘’挺省事,(效果)挺好。”该采购经理如是回答。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文凯则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因为采购商自身公司的产品面临激烈的竞争局面,采购部门成了公司形成竞争能力的重要责任部门,必须要尽最大可能找到最合适的供应商。那种只要关系好,质量、技术、成本控制差一点的公司也能配套上的情况越来越少了。因此,只选择主动找上门的供应商对完成采购目标来说越来越困难。“有些牛的供应商我们要去求他,我们搞采购的要反过来需要宣传自己公司”,这是近年采购人员说的越来越多的话。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次是因为供应市场的变化非常快,主要体现在:国际零部件公司在中国投资增加,其供应中国市场的新产品增加;大量既有公司也在增加产品线;还有的供应商不断地在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同样的一个供应商今年与二年前可能已不可同日而语,意味着原来不合格的供应商现在可能就是合格的供应商了。这些不断变化的供应市场信息,让本来就已经忙得不可开交的采购人员难以及时全部掌握。

tujian.org

  最后,因为网络具备天然的信息高效交换的特点,因此在前面两个原因的基础上,应用网络寻找新的供应商将会越来越流行。就如同人才招聘网,如果人力资源部门招人,只是通过朋友或一些资料库找,导致效率低下,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并在近期想寻职的人;而人才招聘网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可能符合要求的人,供用人部门选择面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文凯还透露,起初该网站的“招聘”服务(所谓“大买家服务”)主要是服务于跨国采购,即服务于国际采购商的采购用于出口,不想推出服务后,国内的公司也有积极的响应,包括一些合资的整车厂和自主品牌也在该网站开始“招聘”。“这说明这些公司真正将采购作为其构建竞争力的重点进行关注了。”陈文凯补充说。 tujian.org

     相关链接
    ·年底10款价格探底车型导购
    ·北京车展明年4月国展中心新馆举行
    ·热点事件:交强险“变脸”谁喜谁忧?
    ·新奥迪A4明年底国产 Q5 09年实现国产
    ·品牌二手车将成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主流
    ·速腾1.8T舒适型将上市 售16.98-18.58万
    ·双环汽车又陷抄袭门?
    ·中国汽车出口需尊重NCAP规则的碰撞测试
    ·三菱两厢掀背车与骊威同级 08年东南投产
    ·东风朝柴生产经Navistar授权的柴油发动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