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六成消费者选购自主车添信心
2009-05-07

  奇瑞、华晨、吉利领衔车展自主品牌秀 研发能力增长获消费者认同 但工艺水平仍需提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十届北京车展的硝烟逐渐散去,这届车展共有2100余家国内外厂商,890辆车参展,其中国际品牌全球首发车7款、亚洲首发车24款、中国首发车上百款,创造了京城车展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新车最多、关注度最高的纪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同时,在此次车展上,自主品牌不仅参展面积首次与合资品牌相当,占1/3比例的参展车数量也创了历届北京车展之最。来自新华信咨询公司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观众“增强了购买自主品牌车型的信心”。

tujian.org

  奇瑞华晨吉利 观众印象最深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次车展奇瑞共展出29款车型,其中12款新车首发,创下车展新车之最,而这29款产品分别以6大阵营呈现给观众,全系列的产品阵容加之精心的展台摆放设计,使得奇瑞成为消费者印象最深的自主品牌。调查中有36.0%的消费者表示,奇瑞是留给其印象最深的自主品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华晨汽车展台则最富有民族的气息,以中国红为展台主色调,前边排列着两根龙柱,背景墙上排列着两扇威武而庄重的大红门,这种将现代与传统融合在一起的设计也给消费者留下了较深的印象,13.4%的消费者认为华晨留给其印象最深。此外,展台面积及展车数量均居前列的吉利,凭借时尚的设计元素和安全环保的设计理念,同样吸引了不少的消费者,11.8%的消费者表示对其印象最深。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超六成消费者加强了购买信心

tujian.org

  自主品牌在车展上的表现也赢得了消费者的信心,68%的消费者表示“原来想买自主品牌,现在加强了购买的信心”,23.1%的消费者表示“原来不想购买,现在开始考虑购买自主品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开始考虑购买自主品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研发能力增长 成车展自主品牌亮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主研发能力一直是困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难题,随着汽车工业的逐步发展,自主品牌的研发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在外观设计、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大步迈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次车展上,吉利推出的“吉利GT”、比亚迪推出的“F8”等都展现了自主企业的设计能力。调查显示,26.4%的消费者认为“完美地结合合资品牌技术,又不缺乏自主研发”是本次车展自主品牌最大的亮点,25.6%的消费者认为性价比高是自主品牌车的另一亮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造车工艺有待提高

tujian.org

  自主品牌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不论是从平台建设到动力研发,还是外观设计到内饰工艺,都较国际品牌有一定的差距。调查中,48.2%的消费者表示“造车工艺”是自主品牌应提高的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对外公布的几批碰撞(C-NCAP)测试结果中,自主品牌车型的得分都不尽如人意,11.3%的消费者表示安全性是自主品牌有待提高的方面。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年底10款价格探底车型导购
    ·北京车展明年4月国展中心新馆举行
    ·热点事件:交强险“变脸”谁喜谁忧?
    ·新奥迪A4明年底国产 Q5 09年实现国产
    ·品牌二手车将成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主流
    ·速腾1.8T舒适型将上市 售16.98-18.58万
    ·双环汽车又陷抄袭门?
    ·中国汽车出口需尊重NCAP规则的碰撞测试
    ·三菱两厢掀背车与骊威同级 08年东南投产
    ·东风朝柴生产经Navistar授权的柴油发动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