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只有在3.15这天消费者的权益才会受到关注,而现在的消费者对这一天也已经近乎麻木,在遇到问题之后大部分人选择自认倒霉。本报记者就消费者购车、用车以及养车中遇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采集有效样本50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争论多年的汽车“三包”问题仍然得到消费者的普遍支持,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希望“三包”尽快出台,并且延长时间。此外,在调查中,经销商欺诈、购置税、交强险、汽车金融业务、配件质量成为最受消费者关注的几个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销商欺诈时有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时候最担心的问题无疑就是经销商欺诈,在调查的50个车主中,31位车主表示曾经遇到经销商的欺诈行为;而经销商欺骗消费者的手段也多种多样,一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我虽然没有被经销商骗过,但是我的一个朋友在买车的时候就上了经销商的当。他是第一次买车,看到车外观锃亮也就没有留意,认为不会有问题,后来去其他地方维修的时候才发现这辆车是辆旧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业内人士介绍,经销商利用消费者对于技术装配不太了解的弱点,将旧车翻新之后根本看不出来。另外还有的经销商将“事故车”进行修复之后也堂而皇之地当做新车来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商家是恶意隐瞒或者欺骗,消费者可以找商家索赔。但是手续的繁琐以及举证的困难也使得很多受到欺诈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即使购车没有出现问题,也并不是万事大吉。售后服务、维修、配件质量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维修时最看重配件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售后服务方面,大部分消费者表示认可,36人认为厂商的售后服务比较好或者基本可以。表示不满意的13位调查对象认为4S店配件价格太高或者是工时费太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合资品牌的服务满意度普遍比较高。自主品牌相对较低,主要问题在于经常出现一些小问题,尽管大部分问题厂商能够全部解决,但是仍然给消费者用车带来了不便。44%的消费者表示自己购买的车经常出现小问题,另外有10%的消费者表示曾经出现过重大的质量问题,需要送去大修。值得安慰的是46%的消费者表示不经常出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维修方面,大部分的消费者还是选择去4S店,但是选择去汽配城购买配件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而且有逐渐增长的趋势。调查结果为56%的人选择去4S店,28%的人选择去汽配城,还有12%的人选择路边摊点,剩余的人选择其他方式维修或者购买配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选择去4S店的消费者认为配件的质量有保证,也有一些消费者表示一些新车型的配件在汽配城买不到,只能选择在4S店进行维修。选择汽配城的消费者表示,汽配城的选择面更广,可以货比三家,另外价格上比4S店低得多。另外汽配城的配件质量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保证,据了解情况的消费者介绍:汽配城配件大概分为三种,一种是正厂件,一种是副厂件,另外一种就是假配件。选择购买正厂件或者副厂件在质量上都是有保证的,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汽配城的主要原因。“便宜”和“快”是消费者选择路边摊点的最主要理由,另外也有老车型的车主认为,在路边摊,同样能够修得好,没必要去4S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配件的质量仍然最为看重。除此之外,一些税费也成为关注的对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3消费者认为购置税不合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所有的消费者都知道买车需要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个税是用来干吗的。一位车主说:“比如收养路费,那我们至少知道这是用来维护道路的,这个税收上去不知道是用来干吗的。” tujian.org
但是这笔钱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本报记者调查统计结果为,40%的消费者缴纳了1万以下(含1万)的购置税,37%的消费者缴纳1万至1万5(含1万5)的购置税。这部分消费者占到很大的比例,他们所购买的车也基本上以小排量为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根据记者的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认为征收车辆购置税不合理。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应该免掉,也有的消费者认为现在买辆车也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不应该征收那么多,税率应该下调。有开小排量车的车主认为:“应该按照排量实行不同的税率,小排量应该少交,大排量应该多交。”据了解,在国外很多国家购买小排量车不仅不征税,而且还会返还一部分,以此鼓励小型车的发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购置税以及其他方面享受不到实际优惠的小型车,在去年持续低迷。如果要改变这个现状,除了厂家需要提供高质量产品之外,国家也需要在这些方面给予实际的鼓励政策。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交强险应该透明化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消费者在使用汽车之前需要缴纳购置税,不仅如此,还要缴纳养路费、车船税、过桥费等等,另外还需要上国家强制执行的交强险。近几年,交强险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本报记者就此也进行了调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认为交强险不合理的被调查者占到了二分之一强,他们认为应该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另外约二分之一的被调查者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实施交强险是有必要的,但是赔率应该更高一些,现在的情况是保费很高,发生事故之后的赔偿太少。另外一位被调查者告诉记者:“交强险应该透明化,按说政府强制实行的应该是不盈利的,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交强险可以赚很多钱。”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金融以及信贷业务的普及,汽车金融也开始在中国兴起。在本报记者调查的50个调查对象中,8人表示曾经办理过汽车金融业务。尽管人数比较少,问题却不少。这8位被调查者表示,经常遇到服务上面的问题。一位消费者说:“每次遇到问题,打电话咨询,服务人员就说电话说不清楚,让过去咨询,一去就收咨询费,乱收,没有合理的标准。遇到这种情况,也只能自认倒霉。”这方面的消费者维权更为复杂,需要走的流程很多,怕麻烦的消费者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