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忽视生产过程 节能减排的误区
2009-05-08

摘自《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的消息。

9月1日,“2007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出炉,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进入制造业企业500强前3名。榜单虽然较去年没有大变化,但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评选首次设置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指标,用以反映企业节能降耗取得的成效。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政府屡次强调节能减排,现在节能意识深入人心,不过谈到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人们一般都会想到钢铁、水泥、火电等高能耗行业。对于汽车业,无论是政府、车企自身还是公众,一般都比较重视车型本身的节能,例如提高燃油效率、减轻车辆重量等等,而汽车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受关注程度不高,很多企业对此重视也不够。 tujian.org

实际上,汽车企业生产能耗大有节约的余地。在《2007年度绿色环保汽车评选申报企业公示》中可以看到,以单位能耗(即平均生产一辆汽车所耗费的水、电等资源)为例,能耗最低的企业达到水2.84m3/辆,电425度/辆,能耗最高的企业则高达水4.54m3/辆,电652度/辆,后者单位能耗是前者的1.5倍以上,差距不可谓不大。这些是业内领先的企业,如果把业内中下游企业也计算在内,能耗数据的差距恐怕会更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节能不仅有公益价值,而且对企业自身也很有助益。以一个年产100万辆的大汽车集团为例,如果平均生产一辆汽车节水1.5 m3的话,那么集团一年节水150万m3,按照全国工业用水平均价格2.45元/吨计算,一年可以节约成本367.5万元。这还只是节约用水的效果,如果加上节约用电、煤等多种资源,那么节约的成本相当可观。因此,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社会,企业都有必要重视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问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节能不仅存在于汽车生产过程里,而且贯穿在汽车整个生命周期中。节能不仅需要整车生产企业重视,而且也需要零部件企业、4S店等共同关注。以下3个环节的节能常常被忽视,需要特别提起重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一,零部件生产制造环节。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数已超越1万家,但年销售收入小于500万元的小企业占到近40%。由于规模较小,企业单位能耗处于较高水平,所以零部件企业更要重视生产节能问题。整车企业应与零部件供应商共同努力,联合开发,通过绿色采购方案,减少零部件企业的生产能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二,经销店环节。现在大中城市的汽车经销店以4S店为主,店面规模较大,维修保养工作很多,而且常常洗车,容易出现水电用量较多等问题,因此4S店的节能问题值得关注,需要整车企业和经销商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三,报废车辆回收利用环节。据测算,每报废一辆汽车可节约1吨燃油,回收2.4吨废钢铁和45公斤有色金属。目前,发达国家报废汽车的材料回收率普遍都在80%以上。目前国内报废汽车回收率仅有40%左右。虽然《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已经出台,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主要是因为部分不法商人受利益驱使,将报废车辆改装之后销往农村,获利更大。要想根治这一现象,需要工商部门和执法部门等协助处理非法回收问题。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信随着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未来中国汽车业能够做到从采购到生产,从销售到回收利用,乃至汽车整个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都是节能的,到那时车业节能才算是真正做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年底10款价格探底车型导购
    ·北京车展明年4月国展中心新馆举行
    ·热点事件:交强险“变脸”谁喜谁忧?
    ·新奥迪A4明年底国产 Q5 09年实现国产
    ·品牌二手车将成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主流
    ·速腾1.8T舒适型将上市 售16.98-18.58万
    ·双环汽车又陷抄袭门?
    ·中国汽车出口需尊重NCAP规则的碰撞测试
    ·三菱两厢掀背车与骊威同级 08年东南投产
    ·东风朝柴生产经Navistar授权的柴油发动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