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第三大重型卡车生产企业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重汽集团),已经原则上通过香港联交所上市聆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重汽集团消息人士透露,在补交相关资料后,公司将于9月末或10月初在香港以红筹形式上市,此次预计融资额度为50亿港元,相比最初39亿元的预计融资额高出11亿元。中国重汽集团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重汽选择整体上市之际,恰逢中国商用车市场快速发展时期。今年上半年,我国商用车销售129万辆,同比增长26%。国家信息中心预测,再过10年,商用车的保有量比现在至少要增加两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增加融资预期至50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6月,中国重汽集团未能通过上市聆讯,中国重汽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在对财务、监督等风险内控环节进行了进一步改善,时隔两月之后,中国重汽集团重新提出申请,最终原则上通过上市聆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消息称,中国重汽集团部署下月招股,预计集资23.4亿元至39亿元,但是中国重汽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却表示,本次预计融资额度在50亿港元左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重汽集团此前计划以红筹形式在香港整体上市,集资最多39亿元。但是由于目前国内重卡市场销售持续看好,中国重汽集团今年1月-7月的新车销售量达到61838辆,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销售总量,同比增长更是达到73.4%,所以不排除中国重汽集团对融资预期有相应的提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民族证券汽车分析师曹鹤说,从目前中国重汽在重卡市场上的表现来看,50亿元的融资预期应该可以达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中国重汽集团已经完成资产整合的工作。今年4月2日中国重汽集团与相关各方签署协议,该集团以直接持有的中国重汽(000951.SZ)205763522股限售流通A股,占中国重汽已发行总股份63.78%,连同其他注入资产,一并注入中国重汽(维尔京群岛)有限公司(重汽BVI),再由重汽BVI注入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 tujian.org
注资完成后,重汽香港将持有中国重汽63.78%股份,成为中国重汽的直接控股股东,中国重汽集团成为中国重汽的间接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在2006年,中国重汽集团更是将优质资产注入中国重汽,该公司向中国重汽集团新增发6866万股可流通A股股份以收购中国重汽集团拥有的桥箱公司51%股权、HOWO项目资产以及其他土地资产。此次增发,不仅完善了中国重汽的产业链,而且强化了中国重汽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曹鹤分析说,中国重汽集团当时是希望加强中国重汽的盈利能力,有利于今后的再融资,而且中国重汽集团在香港整体上市之后,也有可能回归国内A股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重汽集团此前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已经为其在香港的整体上市做好了充分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重卡春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中国重汽集团本年度的销售目标已经由8万辆调整为10万辆,而且今年1月-7月份就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销售总量,重卡市场的快速增长,甚至令重卡企业都措手不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以来,我国商用车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商用车销售129万辆,同比增长26%。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分析认为,今年乘用车市场增长幅度有明显回落,增速将比2006年的30.02%有所降低,而商用车将保持或高于2006年14.23%的增幅,所以今年商用车对市场增幅的贡献度将高于乘用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过去的10年,GDP年平均增速为9.4%,商用车的平均增速为9.9%。"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预计在未来的几年里,商用车的增速将与GDP的年平均增速大体相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家信息中心统计资料表明,目前中国商用车保有量为1000万辆,按照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再过10年,商用车的保有量比现在至少要增加两倍,也就是说,中国商用车有望继续增长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因此,今后10年可能成为我国商用车发展的黄金时期。徐长明说,未来几年的发展还将以我国商用车企业主导,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跨国公司的大规模进入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我国商用车的重点生产企业主要有一汽解放、东风、中国重汽、北汽福田、陕西重汽、重庆红岩等,而上述企业几乎都已经实现上市或即将上市。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分析人士认为,一汽解放可能随着一汽集团的整体上市而实现上市构想,而重庆红岩在被上汽和依维柯联手控股之后,也有可能被装入上海汽车(600104.SH),下一阶段商用车将成为汽车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也将成为各企业的必争之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