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大眼睛”中的汽车王国 探访北京汽车博物馆--中图网(3)
2011-03-31

  金黄的收获 梦工厂打造的新秀

本文来自织梦

  告别五层火红的年代,来到四层以黄色为主题的进步馆,你一定会被看到的第一个场景所吸引——一辆完整的轿车,被拆分成无数个零部件[LingBuJian]而又保留着基本形态悬挂在空中——这个我们天天碰面,大城市的人甚至还有些厌烦的交通工具,以我们完全不熟悉的姿态呈现出来。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这辆‘解构汽车[QiChe]’开始,我们将要去认识汽车[QiChe]的构造和基本原理,这也是互动项目最多的展区。”讲解员说。

内容来自dedecms

  “与风共舞”重现了“汽车[QiChe]风洞实验”场景,它能够模拟各种行车环境,给设计中的汽车[QiChe]寻找最省油、最安全和最美观的外形,为零部件[LingBuJian]求得最安全、最耐久的性能。“由于造价高昂,目前国外只有少数著名汽车[QiChe]制造商拥有汽车[QiChe]风洞,而国内就更少见了。” copyright dedecms

  “透视汽车[QiChe]”体验区中,在触摸屏上选择汽车[QiChe]的不同部位,便能看到实体车上亮起的全息影像,以便了解汽车[QiChe]不同部位与安全的联系。

本文来自织梦

  “汽车[QiChe]梦工厂”则让参观者有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讲解员告诉记者:“您可以挑选不同部件,组合成自己心目中的爱车,而根据整体匹配程度,电脑还能为这个设计打分。特别理想的作品,我们可以输出实体车模。” 本文来自织梦

  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是很多汽车[QiChe]技术的试验田,也为爱车一族带来了不少极限体验。“极限驾驶”就以能实现6自由度的活动支杆,让勇敢者过一把开F1赛车的瘾。

dedecms.com

  除此之外,四楼还能清楚看到的是位于博物馆中心的垂直循环展览装置,它高41米、重240吨,可同时展出20辆车。“开动之后它会一直旋转,这样在任意位置的观众都有机会看到每一辆车。”

copyright dedecms

  新绿的希望 汽车[QiChe]与智慧共成长

copyright dedecms

  “三楼我们的主题色彩变为了象征着希望的绿色,布展也是围绕着汽车[QiChe]未来的发展方向来设计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构思巧妙的“汽车[QiChe]之梦”展区帮人们完成了这个转换。只见悬挂得参差不齐的小方格内,鲜艳的小车模在梦幻的磨砂白背景映衬下,仿佛梦境中若隐若现的闪光点,引人探索。

内容来自dedecms

  “这5棵生命柱投射在它下面这片街景模型上的,是汽车[QiChe]带来的污染、拥堵、安全、能源、报废五方面的问题。”讲解员一边说一边引记者过去看,“汽车[QiChe]博物馆并不刻意回避汽车[QiChe]带来的问题,同时也在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

织梦好,好织梦

  于是我们看到了用报废汽车[QiChe]制造的工艺品,看到了“新材料实验室”里被纵向剖开的汽车[QiChe],看到了我国自有品牌的混合动力汽车[QiChe]和纯电动汽车[QiChe],看到了各种奇思妙想的概念车模型和影像……

本文来自织梦

  正如人们所意识到的那样,汽车[QiChe]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活动半径,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半径。中国目前已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QiChe]市场,但我们对汽车[QiChe]文化的挖掘和探索还远远不够。北京汽车[QiChe]博物馆这只“大眼睛”中的汽车[QiChe]王国,一定会成为我们重新、全方位认识汽车[QiChe]的契机。

织梦好,好织梦

 相关链接
·南京一小区车位紧缺 业主私装地锁占位--中
·北京奔驰两限做法应取消 损害消费者经销商
·评论:高保低赔能否成为最后霸王餐--中图社
·北京明起大幅提高停车费 交通协管重获“贴
·保监会:车险理赔将实现全流程管控--中国图
·2011合资自主车集体发力 消费者关注新车型
·广汽集团换股吸收合并广汽长丰 盈利值得期
·北京停车收费10年之变 未来停车公司应分级
·推动公车改革 问责不能缺位--中国图鉴
·大众汽车办国际乒乓球精英赛--中图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