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工作休闲双重需求 城市经济催生MPV火爆增长--中国图鉴
2011-03-31

本文来自织梦

  MPV即“多功能汽车”,其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延展了轿车[JiaoChe]的功能,同时在空间[KongJian]上进一步升级。无论是商用还是家用MPV,都可满足消费者工作与休闲的双重需求,这种需求也是近年来MPV市场[ShiChang]不断扩大的根本。据了解,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MPV的普及程度很高,MPV销量大约占乘用车市场[ShiChang]的10%以上,平均每3户人家就拥有一辆MPV。在中国市场[ShiChang]上,MPV占乘用车市场[ShiChang]份额仅约3%。因此,不少企业认为MPV在中国市场[ShiChang]有很大的上升空间[KongJian]。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用户的增长[ZengChang]是MPV销量的直接动力。用户的增长[ZengChang]一部分是从传统的轿车[JiaoChe]市场[ShiChang]延伸而来的,一部分则是首次购车则选择了MPV,这部分就以家庭用户为主。作为传统轿车[JiaoChe]的延伸,五座以上的MPV不但成为空间[KongJian]便利的工具,同时也是满足家庭多种需要的结果。同时商务型的MPV也是因为其搭载乘员较多,能满足公司业务的需求,而获得了商务的青睐。有业内人士指出,导致MPV市场[ShiChang]增长[ZengChang]的理由有二。第一,随着消费升级、城市物流业发展,轻型车市场[ShiChang]消费者转而购买MPV,实现客货两用功能。第二,上半年(尤其4月底5月初以前)通常为MPV高增长[ZengChang]期,企业新增购车需求大增。

织梦好,好织梦

  与轿车[JiaoChe]、SUV相比,以公务、商务用车为主的MPV市场[ShiChang]无疑与整个经济环境的“律动”更为紧密,因此MPV市场[ShiChang]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反映我国经济预期的“晴雨表”。我国经济增长[ZengChang]速度从2007年4季度开始明显走低,与之相应的是,MPV市场[ShiChang]从2007年底开始一路下滑,2010年明显上升。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的重大利好之后,中国经济增长[ZengChang]有望通过内生力量恢复到较快的增长[ZengChang]水平。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MPV市场[ShiChang]也将跟随中国经济转暖而最先受益。随着国家政策加快支持中小企业、外向型企业的发展,一旦企业资金较为充裕,购买MPV欲望将持续增加。

copyright dedecms

  今年1月份国内MPV销售的4.72万辆车型中,销量排在前五位的品牌依次为:瑞风、别克GL8、森雅M80、途安和菱智,从分类别的销量走势来看,公私兼用MPV和家用MPV的市场[ShiChang]份额逐渐扩张,而公商务用MPV的市场[ShiChang]份额则逐年减少,家用MPV在一线城市已经趋于成熟,很多一线城市的家庭开始购买第二辆车或第三辆车,MPV和SUV成为这些家庭的首选。特别是2000年前后购置的汽车目前已经到了更新阶段。经过车市“黄金十年”的发展,许多富裕家庭都开始考虑用更大空间[KongJian]的车型来取代现在的轿车[JiaoChe]。换车时代的到来,意味着MPV市场[ShiChang]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会。(图/文 戚耀琪 )

内容来自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相关链接
    ·南京一小区车位紧缺 业主私装地锁占位--中
    ·北京奔驰两限做法应取消 损害消费者经销商
    ·评论:高保低赔能否成为最后霸王餐--中图社
    ·北京明起大幅提高停车费 交通协管重获“贴
    ·保监会:车险理赔将实现全流程管控--中国图
    ·2011合资自主车集体发力 消费者关注新车型
    ·广汽集团换股吸收合并广汽长丰 盈利值得期
    ·北京停车收费10年之变 未来停车公司应分级
    ·推动公车改革 问责不能缺位--中国图鉴
    ·大众汽车办国际乒乓球精英赛--中图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