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公车改革——打开一片新天地--中国图鉴
2011-03-31

  国务院3月25日召开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再次强调,要开展公务[GongWu]用车专项治理,抓紧研究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公车[GongChe]管理使用改革,今年拿出改革方案,在一些部门试行。

本文来自织梦

  春节过后,有两个局级干部向记者打听,花20万,买个什么车好呢?这些平日坐着公车[GongChe]的人员,突然之间为什么要买车呢?原来,他们正憧憬公车[GongChe]改革之后的新生活。

dedecms.com

  公车[GongChe]改革会不会导致公务[GongWu]车市场变小?这是车企非常担心的一个问题。

内容来自dedecms

  公务[GongWu]车市场非常庞大。据统计,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GongWu]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GongWu]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2000亿元 (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以及超编配车),每年公务[GongWu]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为20%以上。毫无疑问,公车[GongChe]改革之前,公务[GongWu]车市场不但是汽车消费的指向标,更是一块大蛋糕。 内容来自dedecms

  车改,方式多种多样,N个方案也各有利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目前实质上的“一人一车”办法可能会终止,公务[GongWu]车用量下降,公务[GongWu]购车能力下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今后,公务[GongWu]车有可能使用特殊号牌,并加装GPS定位系统,以实现对公车[GongChe]的监管,公车[GongChe]私用现象可能会基本消失。但是,庞大的公务[GongWu]人员仍然要开车坐车,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景象---上下班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有公务[GongWu]活动就坐单位的车。公车[GongChe]可能会严格地限定在执行公务[GongWu]活动上。

本文来自织梦

  所以,公车[GongChe]改革的结果可能是,一方面限制了公务[GongWu]车的购买力,另一方面则是打开了 “公务[GongWu]人员”的私车市场。这个市场相当庞大,并具有一定的爆发性。

copyright dedecms

  公务[GongWu]人员喜欢什么车?

内容来自dedecms

  如果进入公务[GongWu]人员“私车市场”,必须研究公务[GongWu]人员用车的特点和喜好及其在社会上的评价。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copyright dedecms

  一、谨慎型。此类人员行事低调,处事不张扬,不愿意吸引他人眼球。此类人购车的目的就是代步以及家庭用车。这类人群选择车的范围是价格在10万至25万之间的轿车。此类车型有:日产的轩逸、天籁,通用的凯越、君越、君威,一汽大众的速腾、奔腾,广丰的凯美瑞,广本的锋范、雅阁等。

copyright dedecms

  二、进取型。这类人员追求个性化的生活,公私分明,非公务[GongWu]时间追求自由浪漫的生活。此类人在用车的选择上,除满足代步之外,还要张扬个性,追求时尚。满足此类人士的车型以SUV为主,如CRV、Q5、欧兰德、途观等。

copyright dedecms

  三、小众型。这类人员可能更多地考虑车的使用功能。如选择MPV等。 copyright dedecms

  公车[GongChe]改革,可能会导致车商之间的利益再分配,谁能抓住变革时期的购车人的需求,谁就有可能分得公务[GongWu]人员在私人用车市场上的蛋糕。 内容来自dedecms

     相关链接
    ·南京一小区车位紧缺 业主私装地锁占位--中
    ·北京奔驰两限做法应取消 损害消费者经销商
    ·评论:高保低赔能否成为最后霸王餐--中图社
    ·北京明起大幅提高停车费 交通协管重获“贴
    ·保监会:车险理赔将实现全流程管控--中国图
    ·2011合资自主车集体发力 消费者关注新车型
    ·广汽集团换股吸收合并广汽长丰 盈利值得期
    ·北京停车收费10年之变 未来停车公司应分级
    ·推动公车改革 问责不能缺位--中国图鉴
    ·大众汽车办国际乒乓球精英赛--中图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