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地朋友开车来广州找我,还没见到我,就先被楼下的咪表停车场管理员摆了道,七窍生烟打电话喊我下去帮他付停车费!奇了怪了,话说他一没被抢二没被偷,怎么就没钱停车了?赶忙到楼下,只见朋友在车上与管理员僵持。细问之下,我也开始七窍生烟。原来还是广州咪表停车的老问题——管理员说了:你没有咪表卡就不给停!再问咪表卡多少钱?200块。朋友顿时发飙:“我来趟广州就停这一次咪表,这卡还不能当场退,算下来还要花200元高价停次车呀?还有这道理?!”不幸中的大幸的是,身为广州常住居民的我,尚有羊城通一张可在咪表中通用,在帮朋友刷了咪表后,终于得以解围。
咪表卡强买强卖,这已经是老话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消费者被强买强卖的行为也只能在垄断行业出现。强卖咪表卡的根源也正是如此。目前在广州有超过5000个咪表位,分管的两家公司垄断了几乎所有的咪表生意,在此基础上,又各自推广自己的咪表卡,私下要求车主停车必须购买咪表卡或用羊城通。
想想真是悲剧一桩。外地人来广州,没咪表卡没羊城通的,在这种情况下,想获得“批准”在路边停车还真难。更别说为数众多的老广司机们,没有咪表卡和羊城通的也不在少数。原本,政府开辟路边咪表停车位的出发点是便民,结果如今沦为了某些公司捞钱的工具。这咪表停车位,到底还给不给人停车了?!只能说这些咪表管理公司算的太精——与其一次一次的收费“赚小钱”,不如一次性收了各位车主十余次的停车钱,这钱赚得更加效率。而里面的猫腻总是让车主后知后觉:一部分车主可能永远都用不完卡里面的钱;另外一部分车主会发现退卡难,取回余额更难。
最可笑的是,现在在广州的每个咪表管理路段,都配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于咪表公司来说,配备这些管理人员的目的不是为车主提供便利,其主要工作却是盯着车主不要“逃停车费”。咪表公司不让管理人员直接向无卡车主收钱的目的,是担心他们中饱私囊。一边防车主,一边防自己人。不得不说,这咪表公司,脑筋真动得太多!
在广州街头的咪表,通用可刷停车费的卡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咪表公司各自推出的咪表卡,但在对方管辖路段的咪表不通用;另一种则是羊城通,可在所有咪表上通用。对于不坐公交车、不坐地铁的一些车主来说,想着为了路边停车买张交通卡,也总比买咪表公司的停车卡好吧?结果事实也远非如此,一不小心买了羊城通,也可能被压住了一小笔资金。最近,羊城通也被爆不仅余额不能退,也不能将旧卡的钱转到新卡,让人相当不省心之余,徒叹奈何。如今这个市民基本消费,真是哪儿都一点儿不见得人性化,更不省心啊!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