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得不错,但不挣钱
从2008年开始,夏利开始调整布局,主打以县级市为主的二三线市场。2010年,一汽集团销售了43万辆,而夏利车系列就占了其中的40%。
“目前,我们地级以上的4S店有270家,县级市的终端有500家。”党仁说,未来夏利车将是走量的车,是二三线城市的主打车。“其实,夏利是最有可能发展成为超百万的车”,贾新光说,“因为它有最大的市场需求。”他认为,相比夏利,一汽自身的轿车要超过百万辆的难度则很大。
2010年,天津一汽夏利利润增长86.52%,但这一业绩与夏利整车业务并不相干,主要来源于天津一汽丰田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
2010年上半年,天津一汽夏利在天津一汽丰田投资收益达到7.19亿元,但公司的总利润却只有2.9亿元。做个简单的减法,2010年上半年,夏利包括整车及发动机业务共亏损达4亿多。而实际上,夏利的发动机业务是盈利的,其整车业务的亏损更糟糕。
卖得不错,但不挣钱,只因为成本在滚雪球。
重组后,夏利失去了与丰田的技术合作,开始完全依靠自有资金来滚动。党仁表示,天津一汽夏利在投资建设华利工厂和新车研发上都有很大投入,而这些资金都来自公司的自有资金。
“天津一汽没钱啊,实话实说。”一位在天津一汽夏利工作过十多年的老员工向记者透露,其销售公司的一个中层管理每月收入也只有3000多元。
如今,天津一汽夏利有8000名左右的员工,工资收入在整个行业处于较低水平。据了解,工厂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月薪只有2000多元。即使如此,天津政府仍然支撑夏利进一步扩大规模,希望通过扩产来进一步降低夏利整车成本。
另一方面,一汽集团对夏利车的扶持不足。一汽当前正着力打造自主品牌红旗、奔腾等中高档轿车。董修惠表示,微车只是一汽品牌战略中的一部分。
同样,在一汽集团内部,夏利有着“后养的不如亲生的”悲哀。1986年,日本大发汽车公司通过技术转让与夏利合作。重组后,一汽集团将大发引到吉林,虽然后来大发退出合资协议,但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的“森雅”依然使用着大发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现实证明,在微车板块,一汽更看重吉林,而不是夏利。
“联合应该是共生共荣的,而不是把你灭掉!”贾新光对记者说。
在过去的众多兼并重组中,一汽也曾表现出这种“不良嗜好”。1997年,海南轿车为了获得轿车生产许可证,投靠到一汽门下,成为一汽控股的子公司。之后,一汽并没有为海南轿车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而是与海南汽车的搭档马自达合作,将马自达6拿到了吉林长春生产。后来,马自达3也被另一家合资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拿走,这让海南马自达陷入后续没有新车的瓶颈。
既然夏利既具有品牌的积淀,又具备微车技术上的积累,为何一汽不大力扶持夏利并将形成微车的核心竞争力呢?
“其实,一汽和丰田合作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位业内专家如此评说。从联姻初始,一汽看中的是天津汽车集团与丰田的合作。2002年,丰田和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被一汽重组改为“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一汽集团占大比重股权。之后,一汽集团又与丰田合资成立了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一汽集团占股38%。从此,一汽不仅弥补了没有SUV车型的产品空白,还以丰田产品平台为基础开发出一汽红旗HQ3的技术。
灭亡,还是中兴
对于夏利的现状,一汽也很无力。当前一汽注重发展中高端自主轿车,即使有钱,内部分配也轮不到夏利;而在技术方面,比夏利更晚进入微车市场的一汽,也很难提供多大的支持。
在天津一汽夏利的股权中,一汽集团占50.98%,天津汽车集团占33.99%。“怎么投入还得一汽说了算”,贾新光说,“情况持续下去就自生自灭,今年可能就萎缩了。”
从1996年进入天津汽车集团以来,党仁经历了夏利最辉煌的时候,也见证了一汽集团和天津汽车集团重组。在他的眼中,夏利还远没到病入膏肓的境地。
当前,夏利车主要是A0和A00级的微车。党仁介绍,夏利还要进入A级车,华利工厂就设有A级车的生产线。未来,夏利车售价为3万~5万,威志等“威”系列为6万~7万,A级车为7万~9万。“我们正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未来盈利状况会越来越好。”
党仁说,未来5年,夏利要出9款车,其中,2012年3款,2013年2款,2014年3款。“如果说,威志V2和夏利N5带有中国传统车型的影子,我们后续的车就完全不一样,完全是国际化的,会脱胎换骨。”
按计划,“十二五”期间,天津一汽夏利的产销量将达到60万辆,其中,夏利占到一半,“威”系列和A级车各15万辆。近年来,主攻1.3L和1.5L排量微车的“威”系列并不尽如人意,A级车是否能突破重围?而夏利车微车要进行产品升级,在手动挡之后,自动挡技术从何而来?没了大发,新的微车技术和平台还能从哪里引入?这些在未来都是一汽夏利发展途中待解的难题。(记者 李凤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