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重庆造”轻便电动四轮车,最快将于今夏在欧洲上市。
这种增程式电动车名叫“沃佩”,以电池为主要动力来源,时速最高为80公里,充一次电能跑60公里。要跑长途也行,车上的燃油动力系统只需要7升油,就能把你送到300公里以外的地方。
copyright dedecms
目前,制造商隆鑫工业集团已基本完成相关的量产准备工作。有消息称,为这款专为欧洲城市交通研制的新能源车,隆鑫规划的产能是每年10万辆。 dedecms.com
而这只是重庆打造新能源汽车中的一款。
本文来自织梦
百舸争流渝企不落人后
copyright dedecms
与国内不少“电动汽车”只是将燃油汽车动力部分换成电池包不同,将在隆鑫投产的“沃佩”,是一款设计理念、产品形态均迥异于传统汽车的新型交通工具。推广新能源汽车向来给力的欧洲发达国家,则将为其提供良好的消费、使用环境,以及广阔的市场。 织梦好,好织梦
“新能源汽车绝不是换换动力系统那么简单,它有很多核心技术来自于传统燃油汽车。如果没把后者搞清楚,要把新能源车做好,很难。”市经信委汽车处陈四维认为,且不谈电池、电机等核心总成涉及的尖端技术,光是动辄一两百公斤的电池包(组)应该放在汽车的什么地方、怎么放,便是个大问题———这与底盘设计、整车匹配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dedecms.com
据了解,围绕新能源这一全新的行业兴奋点和增长点,目前国内所有知名汽车企业都已启动相关研制项目。与此同时,一些沿海山寨工厂也趁标准不明、监管缺位之机,纷纷上马七拼八凑造“新能源车”,一家一间仓库、十来个工人的作坊式工厂,有时竟能月销“电动汽车”近百辆。 copyright dedecms
在此百舸争流但又鱼龙混杂的局面下,重庆企业表现出了他们的成熟和理智。无论是位列中国汽车第一阵营的长安,“由摩入汽”不过五六年的力帆、小康,还是专注客车制造的恒通,均没有进退失据,而是以“积极参与但绝不冒进”的战略思路,寻找着最适合自己的技术路线、合作伙伴和市场推进计划。 copyright dedecms
务实渐进长安混动先行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作为重庆汽车业的“带头大哥”,这一次,长安又走在了前面。
本文来自织梦
今年4月,上海车展,新能源技术成为长安汽车展台最醒目的看点。 dedecms.com
此次参展的长安展车,全部搭载有环保节能发动机或新能源动力系统:首次亮相的3款概念车,一款系纯电动概念车,另外两款均搭载匹配混合动力系统;奔奔MINI纯电动、奔奔LOVE纯电动、CX20混合动力及长安金牛星纯电动等展车,均为已量产燃油车型的“新能源”版本。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