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企高层离职、跳槽频率之快,让外界目不暇接。“如何留住人才?”成为困扰车企的难题。 织梦好,好织梦
在车企高层变动的名单中,不乏来自北汽、上汽、长安等汽车上市公司的高管。想要留住这些既熟悉外资品牌的现代化管理,又拥有足够的本土经验的人才,是否可以为这些企业经理人,提供一定经济权益,即“股权激励”,成为上市车企讨论的焦点。
织梦好,好织梦
有消息称,即将实现整体上市的上汽集团,为了留住这些在行业内抢手的“香饽饽”,有望在年内推出股权激励机制。 copyright dedecms
上汽的行为似乎并没有在行业内得到广泛认同。在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机制已经成为大趋势,而汽车类上市公司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据统计,从2005年至今,沪深A股市场已经有27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机制,但是作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汽车类上市公司对此却鲜有涉足。就在5月初,以汽车零部件研发为主业的中小板上市公司双林股份(300100),宣布中止实施了半年的股权激励计划。有业内人士认为,汽车类上市公司大多是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条件不健全,而且涉及国有资产和高管工资等敏感问题,审批程序严格。虽然多数汽车上市公司的国企背景,阻碍了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不能否认的是,当车企所有者谋求的长远利益与高管追求的短期利益相矛盾时,“股权激励”可以使管理层之间的矛盾有效化解。刘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