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青年报:自主造车要打“持久战”--图鉴中国
2011-06-25

  在中国汽车行业谈自主创新和自主造车,是一件让人纠结的事情。 copyright dedecms

  二十多年的合资路线对中国市场的改造犹如一场“深耕”运动。“满大街跑着外国牌子车”,是日益拥挤的中国城市道路上蔚为壮观的景象。都是汽车工业后发国家,相对日韩等国举国动员、全力支持本土品牌而言,中国的市场展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胸怀——来的都是客! copyright dedecms

  这从根本上重塑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和习惯。他们永远不会认为买洋品牌是件“丢人的事儿”,反而可能觉得买本土品牌汽车质次价低“很没面子”。政府衙门的公车消费一色儿的黑色奥迪,更增加了支持洋品牌的示范效应。 copyright dedecms

  当然,不单单是汽车,如果参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快速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就更能体会这个市场上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以及巨大的包容心态了。 内容来自dedecms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市场似乎并不适于自主创新企业的生存,消费者太精明太挑剔太势利,市场土壤太贫瘠!本来就在技术、研发、销售体系和品牌溢价上全面落后的本土车企,真想要搞自主研发、打造自主品牌,如同业余登山者要从北坡攀登珠峰,难度、风险之大是明摆着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然而市场不等人。中国已连续两年蝉联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有人说,谁能赢得中国车市的主导权,谁就能在未来世界市场的竞争格局中确立领先位置。在“决胜中国”的话语背后,你能感觉到跨国公司纷纷下山,要到中国市场这棵“最后成熟的桃树”上摘果子时那种口水四溢的急迫。

copyright dedecms

  “引领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是众多的国际品牌,不是自主品牌。中国汽车需要让主人成为主角。”正是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这句看似平淡的话,点出了当下中国车市所面临的“盛世危局”——在喧闹繁华的中国造车运动大潮背后,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艰难攀爬的身影。 本文来自织梦

  主人好客,端茶上水,无可非议。可是,眼看着宅第规模越来越大,客人们进占了前院、后院、左厢房、右厢房,甚至厨房、厕所都挤满了外来的食客,遇到天公不做美,刮风打雷下雹子,被挤出家门的竟都是自家亲戚骨肉。这个局面,很难说是主人的初衷。

dedecms.com

  在中国这个充分开放的市场中,市场的波动使得对于自主造车的方向产生动摇,这是本土汽车企业面临的客观挑战。利润的压迫让那些以自主车型为主的企业,思想上开始犹疑;而靠着合资品牌吃得脑满肠肥的企业,可能会驻足观望、看看再说。对于前者,当它们快速崛起并在市场繁荣期进行高速扩张时,容易为自主品牌的“速胜论”所鼓动;对于后者,因为它们推进自主品牌的被动性和保守性,往往在市场低迷期为“亡国论”的潜意识所影响,宁可抱着合资品牌的香饽饽安然度日。 内容来自dedecms

  应该说,这两种情绪和认识都符合“纯经济理性”。因为市场不相信眼泪,尤其在中国这个百舸争流的“万国车市”,生存大于一切、利润高于一切的道理总是习惯性地被奉为第一法则。然而,即便是为了利润、为了生存,也必须分清楚短期利润和长期利润、当下生存和未来生存、眼下利益同可持续发展的利益,这些矛盾之间的差别与变动,并要恰到好处地把握平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05年中国经济才确立自主创新战略,刚刚走过一个“五年规划”。这5年,从中国汽车产业来看,正是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大踏步前进的5年。其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了自主品牌一个难得的机遇,相对稳定的中国经济大盘子如同一个避风港,使中国车企得以快速积累资源、扩张资本,本土车企打造跨国研发体系,以及实现跨国并购,都是基于这个强弱转换的时间窗口。2011年,各国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药效到期”,经济增长回归常态,甚至出现滞涨和回落,这也是不可规避的客观现实。此时此刻,中国车企正应该把长期利润、未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放到核心战略上考虑,并以此调整姿态、结构转型,以期为下一轮竞争提前排兵布阵、筹集弹药粮草。 织梦好,好织梦

 相关链接
·新车摇号年内11万人中签 持标滞购仍是焦点--中国图鉴
·新能源车企老总炮轰业界误导政府--图鉴中国
·“十二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迈入产业化阶段--图鉴
·陈清泉:发展电动汽车需汽车业和电力业达成妥协--图鉴
·榆神高速收费奇高称为还贷 司机宁堵10公里绕行--中国
·58万人摇号 北京购车摇号中签比达到32.8:1--图鉴中国
·李毅中:未来五年是中国汽车业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图
·综述:中国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图鉴中国
·400余款车已享受节能补贴 补助标准有望提高10%--中国
·百辆豪车亮相重庆租博会只租不卖(图)--中国图鉴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