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饶达预计今年汽车市场总体将负增长--中国图鉴
2011-06-25

  近日,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5月车市持续低迷。广义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04.99万辆,比上月下降7.6%;比去年5月虽然增长了0.8%,但是今年来增幅最小的一个月。乘联会秘书长饶达预计,下半年形势更严峻,今年国内汽车市场总体将是负增长。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饶达分析,5月乘用车环比销量降幅很大。主要有4个原因:一是市场需求疲软;其次是日系企业进一步减产;第三是5月份燃油价格波动很厉害,在持续飙升后大幅降低,月底反弹后在100美元/桶上下激烈波动,总体较高的油价,汽车市场收缩是必然的;第四是公车治理和三费公开的措施进一步严厉,车市继续小幅收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文来自织梦

  据了解,5月份,乘用车生产厂家和商家积极促销,加大了新车上市的宣传推广力度,减小了市场下滑的幅度;但广义乘用车批发数今年是最低的微幅正增长,零售数也是微幅正增长,5月份整个汽车市场仍是负增长,因此汽车市场最困难的时期还没有过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对于6月份乘用车产销预测,饶达说,6月份是季度末,厂家压库存力度加大,除日系企业外,过高的库存使厂家扩大批发销量有限;6月份共21个工作日,环比和同比的工作日相同,这对提高产销量不利;根据市场周期规律,6月份是乘用车市场进入低谷的起点,这主要是夏天买车是件很辛苦的事,对提高汽车市场销量不利;日本地震的恢复速度超预期,6月份进口零部件为正常的80%左右,由于日系企业汽车周转库存和经销商库存均在正常水平以下,对乘用车市场批发销量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国际原油产量略低于需求量,仍存在上升空间,使犹豫的潜在用户仍难出手。饶达预测,6月份狭义乘用车同比销量会比5月份略高,但上半年乘用车零售的累计市场增长率,可能还达不到市场最不理想的2008年的一半。 dedecms.com


  饶达告诉记者,今年后几个月市场形势将更严峻。他希望厂家和经销商能认真应对。重点全盘关注以下几点动向:不要小看三项促进汽车市场的财政补贴政策退出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市场滑坡将持续到明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市场同比明显回升将在明年4月份甚至更长的时间;目前厂家把去年年底藏的销量基本都拿出来,从5月份开始,销量数据会更接近市场实际,以后各月统计销量会有所减小;去年下半年经济能高增长是由于出口、房地产和汽车增速快,今年都下降,国民经济增速也下降;货币政策从紧,存贷款利率升高,拉低了汽车销量和汽车消费信贷比例;政策退出,去年年底“赶末班车”的效应今年年底不会再有了,因此四季度可能会负增长;日本地震,日系企业的产销量恢复到原来的23%的市场占有率,要到2012年才能彻底恢复;执行限购和增加停车费政策的大城市今后还会增加,势必会影响到汽车整体销量;政府公务车新政,最明显的效应是今年采购量减少,前几个月出现过突击购买,今后几个月的采购量会减少;由于汽车保有量超过社会承受力的极限,目前的市场状态正是政府所期望的,今年国家不会出台新的鼓励汽车市场的政策;节能车补贴有可能提前结束,在节能车标准提高后重新启动,但受惠车型将大大减少;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石油消耗量也将增加,油价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对汽车消费有抑制作用;乘用车库存过大,是市场下滑的前兆;高通胀吞噬了一些能用于买车的资金;连续两年的超前消费,购车能量需一年以上的再积累时间。(王辉)

 相关链接
·新车摇号年内11万人中签 持标滞购仍是焦点--中国图鉴
·新能源车企老总炮轰业界误导政府--图鉴中国
·“十二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迈入产业化阶段--图鉴
·陈清泉:发展电动汽车需汽车业和电力业达成妥协--图鉴
·榆神高速收费奇高称为还贷 司机宁堵10公里绕行--中国
·58万人摇号 北京购车摇号中签比达到32.8:1--图鉴中国
·李毅中:未来五年是中国汽车业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图
·综述:中国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图鉴中国
·400余款车已享受节能补贴 补助标准有望提高10%--中国
·百辆豪车亮相重庆租博会只租不卖(图)--中国图鉴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