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亲稳发掘汇报
亲稳发掘汇报软件,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搜索
·入编邀请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汽车产业国际化如何迈出新步伐
2011-09-13

  汽车工业是当今世界全球化程度以及与其他产业关联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日前记者就此专访了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张骥。

  记者:请从进出口贸易的角度,谈谈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现状?

  张骥:从进口情况看,2001年至2010年,中国汽车产品进口从55亿美元增长到565亿美元,年均增速近30%,其中自德国和日本的进口占总量的30%。10年来,整车累计进口近300万辆,年均增长达到31%,累计进口额达到了1008亿美元,年均增长高达37.4%。零部件累计进口1262.8亿美元,年均增长24%。

  从出口情况看,中国汽车产业处于较快成长的阶段,取得了明显的进步。10年来,中国汽车产品出口从26亿美元增长到310亿美元,年均增长达到31.3%,其中整车累计出口达到了290万辆,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46%。累计出口额352.4亿美元,年均增速近48%,覆盖了18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产品主要是中低端轿车和商用车,表现出了较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零部件累计出口额超过了1183.8亿美元,年均增长28.8%,覆盖了21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面向发达国家的后市场,转向节、轮毂等部分零部件产品已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

  记者:您觉得当前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张骥: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挑战,从外部情况看,汽车产业国际化赖以发展的两大市场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全球市场缓慢增长将是一个中长期的趋势。二是汽车产品国际化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中国传统成本竞争优势将逐步发生改变。同时,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实力还不强,包括产业集中度偏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竞争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特别是我们零部件的出口还主要集中在跨国采购链的低端位置,汽车零部件的出口主要是轮毂、车轮、转向节等劳动密集型的机械类和部分机电类的产品,而进口零部件多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关键零部件,变速箱,发动机等关键部件占比达到了6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的发展。

  记者:怎么办?

  张骥: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上述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现阶段的特点,也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潜力之所在。从中长期看,汽车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出口总量累计将达到3500亿美元左右,进口将达到4000亿美元左右,为此,我们将采取积极措施,务实地推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化。一是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支持企业采取多种国际合作的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与设备,着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加大信息化与汽车产业的结合,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外企来华投资合作。二是务实地推进走出去战略,稳妥推进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并购等方式在海外建厂设点,有效合理的配制全球资源,引导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境外营销中心和营销网络,完善产品的零部件供应,维修服务体系,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三是以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以及基地企业为主要的载体,推动中外零部件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联盟与合作,力争将出口基地建设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载体,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消费者利益的促进基地。

 相关链接
·本田宣布在美召回31万多辆“领航员”汽车
·8月福特在华批售销量34916辆 同比下降7%
·比亚迪大幅裁员利润锐减 分析指自救须高端突围
·轿车柴油化:实现我国汽车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德国修订汽车能耗标识法规
·丰田两大核心部件将移师中国生产
·东风帅客2.0L手动挡上市 推出舒适型和豪华型
·欧盟将强制车辆安装紧急救援呼叫系统
·奇瑞出口增长 海外生产比例超过50%
·中国汽车拉力赛斯巴鲁表现出色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 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0956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