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劳动力、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源依赖型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被迫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来说,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我国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资源比较丰富,企业生产成本较为低廉,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这是当前东部地区一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社会基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引进了数以万计的现代化工厂,以加工业为代表的企业在品牌建设、企业管理、资本运作、人才培育、产业配套等方面积累了明显优势。这些企业成批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助于中西部地区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化产业,扩大社会就业,加速城镇化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但与此同时,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企业,其中还有一些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需要中西部地区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生态以及劳动力资源承载能力,认真进行甄别筛选,防止走弯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西部地区要把握产业转移的契机,还应加快建设清廉、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的步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东部地区30年来发展的经验表明,政府社会服务质量好坏,是经济发展快慢的关键因素。把属于市场调节范畴的事情交给市场,集中精力管好该管的事情,严格依法行政,规范干部行为,坚决打击腐败,减少和杜绝“吃、拿、卡、要”等损害群众利益、阻碍企业发展的现象,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发展。
中西部地区各级干部还应自觉培养开放的心态、长远的眼光,尽快建立健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同发达地区的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诸多领域的互利合作,以生产要素互补和互利互惠为目标加强区域合作,在吸引东部企业投资的同时,促进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提高科技含量,提升综合实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