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三期铺位临近开业的消息让时尚界为之兴奋,但很多细心的人发现,在新入驻的品牌里,传统意义上的奢侈品不多,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时尚品牌。业内专家指出,过去传统意义的奢侈品已经被重新定义,它的消费群体也在变化。名牌手袋、鞋和服装不再是上世纪90年代新崛起的IT精英、金融精英和传统行业“富二代”的专利,越来越多的普通城市上班族正在变身大众时尚品的消费主流,而奢侈品与大众时尚品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奢侈品品类嬗变
“人们发现自己身边的LV、GUCCI手袋越来越多,在频繁的时尚聚会上,大家也看到更多的香奈儿小礼服。社会的变化,为奢侈品带来了品类的变化。这个品类的变化就是指奢侈品牌之下二线品牌的出现。”一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从奢侈品公司的经营角度来看,现在许多公司已不再是家族企业,而是上市公司。他们也会受到市场的压力,需要利润和现金流。在这些压力下,奢侈品品牌正变得平易近人。
为什么很多时尚奢侈大牌都在玩混搭?无疑都在翻新玩法以刺激销售,其中隐含着扩展消费者不同层面需求的用意。从Prada延伸到子品牌MiuMiu;阿玛尼延伸到GiorgioArmani的品牌家族;或是从山本耀司由他与阿迪达斯合作的休闲运动品牌Y3到后来染指珠宝品牌,这些迹象都在表明,奢侈品品牌需要高调、大众和大规模供货。
很多奢侈品企业和相关负责人都在回避降价的问题,但价格的确在慢慢地降下来。对于COACH、GUCCI等品牌,买上一个时尚的手袋对普通上班族而言不再需要勒紧裤腰带,就像换个手机或者换套汽车内饰一样,不用经过长时间积累和考虑。
“关于这种现象的原因,人们在本世纪初曾经用其解释花花公子、金利来、梦特娇等品牌的‘泯然众人矣’。”一位传播学专家说。
新消费模式摊薄奢侈价值
另外,对于很多比较昂贵的奢侈品,真正有需要的人群也在出现新的消费模式,很多消费者选择租借或者用过以后再卖掉。用名牌精品很多时候已经变成一种租借的观念,许多人只是拿它们来亮相、展示,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和场合需要一个行头,用来取悦别人的眼睛,但是不会对个人的自我感觉良好有太深刻的价值。所以“米兰店”和“柏林站”等大牌二手店在京城流行起来。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奢侈品的专属性开始慢慢变淡,工匠主义精神很少有品牌再在广告宣传中去强调。
美国时尚奢侈品品牌COACH相关负责人说,许多奢侈品品牌都已经是集团经营,股票上市,而且奢侈品的消费本身就是非常敏感的,和经济走势、股市楼市行情都有极大的关系。大家也正在陆续收回代理商,选择直营。追求品牌形象最大化,在此基础上追求利润。
全球扫货带来等值时尚
影响奢侈品向时尚品演进的另一因素是网络代购的大量出现。网购一族正在全球扫货,“抄底”海外奢侈品。“看我的这套雅诗兰黛的护肤系列,只花了600多元,是国内专柜的5折。”刚刚拿到美国代购寄来的化妆品,公司职员王小姐兴奋地向同事展示。
“欧元下挫,顶级营养品平价特供!”“韩币暴跌,时尚秋装超值。”很多网店打出这样的宣传语。消费者也越来越懂得利用汇率的变化在全球市场来选择最划算的商品。这些变化的结果是,一些所谓的奢侈品无法再一味地保持其高高在上的形象,至少在价格上是这样的。一件巴宝莉的衬衫,在欧洲的价格是很“工薪”的,但在北京,它的售价还要几千元。消费者可以通过这种渠道,买到全球价格最低的货品。在越来越小的“地球村”,没有人可以装作高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