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艺术门类越来越强调融合跨界的今天,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思路应该更加广博。如果以前提到中国的动物元素就想到龙、凤这些图腾;那么如今,熊猫可能是更加代表中国的动物形象,并不断被用在各种装饰中。
说起熊猫,不得不提到美国梦工厂出品的电影《功夫熊猫》,其中对中国文化的演绎不可谓不出神入化。之所以引起广大中国观众的共鸣,是因为它紧紧抓住了中国的生活方式。有饮食上的,比如拉面馆、比如包子;有行为上的,比如比武、跟随师傅学习功夫、围棋对弈;有服饰方面的,麻质的百衲短裤、草鞋、斗笠;更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如台词中浓郁的禅宗意味……这些丰富的元素让你丝毫不觉这是一部远涉重洋而来的作品,它真实、厚重,即便是部卡通片,仍然觉得亲近。
这就是贴近生活的结果,相比这样的作品,我们当然无法发自内心地为那些T台上头上插着筷子、提着笼子、宽袍大袖的妖冶服装喝彩。因为没有共鸣,我们不曾那样地生活。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这样分析,中国的设计,还没有找到与国际设计沟通的方式,没有创造出大家都认同的消费生活方式。
这就是症结所在。
西方社会有贵族名媛的社交聚会,因此走红了繁复的礼服和紧身胸衣,当这种生活方式渐行渐远,高级时装的空间也随之越来越窄;当奥运的人文思想遍及五大洲四大洋,运动装便风靡全球;当中国人都开始走出户外接近自然,参与各种极限运动,强调防护功能性的各种服装就层出不穷;当人们热衷于各种海岛游,航海、热带风情花卉的服装便大行其道……潮流从来不是空穴来风,运用“中国元素”亦不能远离“中国式行为”,当越来越多的90后愿意宅在家里,我们的品牌是不是该开始着手准备一些什么?
【名师点金】
对于中国元素也好,中式服装也好,绝不仅仅是时尚界的事情,而是需要全民来关注,为我们的中国元素,中式服装设立一个专门的节日都不为过,中式服装的创新、发展和改良需要政府、民众的大力支持。
我们已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丢失了很多东西,如何能让我们民族的精华保持、传承和发展下去?
在这方面我认为理论是很苍白的,唯有实践,唯有通过大家共同的参与与创造才能真正让属于我们的历史宝贵遗产在人民中间生根、在国际舞台上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