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商贸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商务部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采取措施保障节日市场供应及食品
2009-08-27
  商务部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注重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春节将至,全体党员干部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放松,为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节日积极工作。

  商务部党组高度重视节日期间市场供应、食品安全和困难党员及群众生活状况,薄熙来部长亲自部署。近日,张志刚、廖晓淇副部长和黄海部长助理分别视察了黑龙江、广东、湖南、湖北和河南等地。2月4日,薄熙来部长、张志刚副部长和黄海部长助理陪同吴仪副总理在北京市检查节日市场供应情况。

  鉴于春节期间市场消费集中、群众要求提高的特点,商务部有关司局组织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提前采取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周密部署。2004年12月,商务部下发《关于做好2005年元旦、春节市场供应和安全工作的通知》,召开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参加的专门会议,部署节日市场供应和安全工作。二是实时监测,保证市场平稳运行。商务部于2005年2月1日-16日节日期间,启动全国大中城市生活必需品市场每日监测和节日值班制度,实时掌握大米、面粉、食用油、猪、牛、羊、鸡肉、蔬菜、牛奶、鸡蛋、食盐等商品的市场情况。三是积极备货,保证市场供应。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按照统一部署组织商业企业积极联系货源,加大商品采购力度,充实储备及库存。同时,为保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商务部会同中宣部等11个部门,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三绿工程”宣传月活动,节前集中开展清仓查库,净化食品市场,向消费者推荐一批品牌商品和优秀企业。四是大力监管,保障安全。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加强节日期间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管理,尤其是规范节日促销活动,联合有关部门节前开展安全大检查,切实消除隐患,保证群众消费安全。同时,各地组织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推进商业职业道德建设,向社区、农村、工厂、学校和部队延伸服务,积极营造喜庆的节日氛围。五是完善应急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根据商务部《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应急管理暂行办法》和《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完善节日市场供应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一旦发生价格暴涨、群众抢购等市场异常波动事件,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并上报。

tujian.org



  通过周密部署和狠抓落实,目前,2005年春节市场供应和安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各地市场供需两旺,呈现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景象。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和湖北省日投放市场粮食340万吨、食品8万吨、食用油2万吨、牛羊肉1745吨、水产品4000吨、蔬菜2100吨,春节期间肉猪存栏22.4万头;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和宁夏自治区大型商业企业组织价值477亿元年货供应市场,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0%以上;新疆自治区市场供应突出清真特点,确保每一个偏远乡村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生活必需品节日供应充足;西藏自治区政府储备酥油100吨,茶叶15万担,酥油茶、牛羊肉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山东省组织超市下乡,把农民的年货送到家门口,开通节日市场班车,免费运送农民进城置办年货;武汉市政府专门拨款30万元,补助部分贫困大学生到餐馆打工,确保节日期间主要饭店不会因服务员回乡过年影响营业。
    上一篇:2005年春节“黄金周”市场繁荣活跃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2005年全国“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开幕
    ·落实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扎实做好广交会各
    ·傅自应:广交会工作要研究处理好八个关系
    ·中欧竞争政策对话在京举行
    ·2005年一季度全国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7.2
    ·薄熙来向赞比亚商业、贸易和工业部长致电表
    ·第97届广交会一期到会采购商和成交额平稳增
    ·商务部紧急处置我在赞中资企业炸药爆炸事故
    ·商务部公布对原产于韩国晓星公司的进口聚酯
    ·崇泉说,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欧委会对我纺织品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