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早已不断融入西方社会,润泽西方人的生活、生命。其中,中医药(包括中草药和中成药)在西方的影响可说越来越突显出来。澳大利亚在这方面很具有典型性。为了推动中药材的对澳出口,最近,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室的工作人员在澳大利亚大都市墨尔本,走访了当地的一些主要中医药进口商、中国知名中成药厂家同仁堂和达仁堂的澳洲代理、中国来澳参展的中医药厂家、澳籍著名中医师、澳洲全国中医针灸联合会等,对当地的中医药市场进行了考察。
从19世纪后期起,就有不少华人到澳大利亚墨尔本附近的本迪戈、巴腊瑞特等地淘金。这些华人同时也就把中医药带过来了。因此之故,长久以来,澳洲一直进口中药材,但量不大,到1996年进口量才8000万澳元。
近些年,由于澳实行多元文化政策,外来移民逐渐增加。据统计,亚裔澳洲人总数已经超过130万,华人约有40多万。中医药进口量也随之成倍增加,2000年的进口量已是1996年的好几倍。
尽管如此,中医药长时期在澳洲主流社会并无地位,只是针灸和按摩,象在美国一样,可以被允许注册行医,但并未被承认其法律上的地位,更不要说整个中医药了。
只是到了近些年,因工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人们对化学药剂的恐惧,使越来越多的人崇拜起从纯动、植物中提炼的中药来。前些日子,墨尔本举办了一次国?quot;自然疗法"展览,洋人们排起了"长龙"买门票进去参观。所谓"自然疗法",主要就是从动、植物中提炼的药品和食物、气功、按摩、针灸、推拿和健身机械等。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在,动、植物制剂等非处方药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98年市场总值为9亿澳元,并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然而它们仍被当作是食物的补充成分,而不是治病的"药",而且被放在超市 (如Woolworths)、健康食品店等处销售。中医药主要还是在华人开的诊所、药店内销售。
墨尔本华人有十几万人,中医师有一千多人,药房有五十多间。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还开设了正式学制的中医学专业。悉尼的华人、中医师、药铺比墨尔本还要多。随着"崇拜自然"的潮流,促使中医药逐步被更广泛的澳洲人所青睐,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宁可自己花钱到中医诊所来看病、买中药。
2000年5月3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议会下院通过了西方国家第一部中医法案。这是一个值得中医药界记忆的日子,因为西方社会已开始了为中医药立法的创举。它是澳洲华人华侨,特别是澳洲全国中医针灸学会经过近二十年的大力呼吁和不断努力的结果。这一创举使中医药在西方社会力争取得与西医平等的合法行医地位大大前进了一步,也为中医药进入澳洲市场初步打开了方便之门。
说它是初步,是因为要完成全澳立法,还需要很长的过程。其他有的州也有意仿照维州的做法,为中医立法。至少要有四个州立了法,全澳立法才能提上议事日程,也才有可能使中医药纳入全民医疗保险体系(MEDICAR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早日解决中医药在西方国家的法律地位实在太重要了,它是扩大中医药出口的闸门。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实施的是高收入、高福利。如果中医药在西方国家获得了法律地位,就可以申请MEDICARE,与西药一样可以免费。按照澳大利亚医疗保险制度,病人在医院就医,吃西药可由医疗保险费去解决,无需自己掏钱。如若使用未被法律承认的中医药,则需自己支付全部费用。有些中医药药品虽已在澳注册销售,但因花费了一大笔注册费,无形中提高了这些药品的零售价格,更增加了自费买药的病人的经济负担。一盒非常普通的中成药零售价格就要几十澳币。法律地位问题大大制约了中医药在西方人中的使用。
在西方国家要普遍完成中医药正式立法,并纳入全民医疗保险体系,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尚需时日。在此之前,为了促进中医药的出口,需要相互配合做好中成药的注册工作。根据澳洲政府的规定,所有在澳销售的药品或健康制品,销售前均需在澳卫生部直属的TGA(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进行实地的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检验,并进行登记注册。注册分为低风险的植物药剂,如被允许获得销售权即给予编号(AUST L);高风险的处方药,如被允许获得销售权即给予注册号(AUST R)。如果不进行注册,药品就不可能在澳洲市场上销售。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信息来源:驻墨尔本总领馆经商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