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名人题材影视剧绕不过“雷区”?
2009-05-20
  林徽因儿子梁从诫指责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剧名不恰当,“杨子荣养子”批评新版《林海雪原》有损英雄形象,周璇之子周伟炮轰电视剧《周璇》女主角造型缺乏神韵,霍元甲后人状告电影《霍元甲》诽谤霍家断子绝孙,张大千后人抗议电视剧《张大千》情节严重失实,杨三姐之孙将电视剧《杨三姐告状》编剧告上法庭,董存瑞妹妹状告导演歪曲事实,邱如白原型齐如山的后人要求柏林影展撤映《梅兰芳》……有关影视剧创作和名人后代之间的纷争,不胜枚举。

  名人题材影视剧仿佛面临着一道“雷区”,一不小心就卷入风波与争端,进而引发各方热议。

  最近,正在拍摄的电视剧《黄炎培》就引起了一场风波:黄炎培的小儿子、知名学者黄方毅公开声明,批评电视剧主创人员歪曲黄炎培的历史形象,并质疑该剧迎合低俗趣味、粗制滥造。那么,影视剧创作究竟应如何避开“雷区”,名人后代又应以何种心态接受影视剧的再创作呢?

  “纯属虚构”应有底线

  相比较古代历史人物,近现代名人题材的影视剧创作难度要大得多。因为这些名人的亲朋大多尚在,史实与艺术之间的平衡相对难以把握。周璇次子周伟在评价电视剧《周璇》时认为,如果将其当做娱乐片看的话,姑且说得过去,但是作为正传进行演绎,便十分欠妥。该剧导演严浩说:“虽然我很希望能重现周璇的全部人生,但因为周璇的不少朋友还在世,如果我们拍一个真正的传记片,会引来很多麻烦,会涉及到隐私权问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果周璇后人仅仅是对于剧本和饰演者神韵气质的不满,那么,霍元甲、杨三姐等名人后代的愤怒,相形之下就来得更加强烈。对于名人后代而言,他们当然希望影视剧能更多地去展现名人高大光辉的一面,但作为制片方,肯定也会考虑到市场的需要。有的改编和演出难免掺杂商业因素,比如为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加入一些“戏说”的情感戏,或者将名人生平曲折地演绎一番,并以此作为卖点来渲染。一旦这些“纯属虚构”超越了底线,必然会导致矛盾的产生。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影视剧创作要尊重社会公众对历史人物的基本道德评价。人物的历史地位、作用也许会随着时代发展而略有出入,但社会大众对这个人物已有一个相对固定的道德评价。改编不能违背这种主流评价,不要与社会心理有太大出入。曾在央视8套热播的电视剧《杨三姐告状》,虚构了杨家母女被卖入青楼、杨三姐贿赂官员等情节。杨三姐之孙薛小强就曾因此认为,该剧极大地侮辱了杨三姐及其家人的人格,并表示这种艺术虚构已经超过了他的容忍度。

  名人之后:适当参与其中

  那么,名人后代与名人题材影视剧真的水火不容吗?去年热映的影片《叶问》在赢得高票房、好口碑的同时,也获得了叶问后人的认可。剧中,叶问被人挑战时需要征得妻子的同意才动手,剧中人嘲笑其“怕老婆”,而叶问幽默机智地以“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将其化解,影片上映后并未招致叶问后人的不满。叶问的儿子叶准在接受采访时对此大加赞扬,认为影片拍摄得很真实,甄子丹的表演形神兼备。本片把握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一重要原则,而拍摄过程中,名人后代则充当了顾问角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荀慧生》这部描述京剧名旦的电视剧,也曾因“猥亵男童”的情节遭到多方质疑。尽管这个话题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但《荀慧生》的主创人员与荀慧生的后代之间却相安无事。对此,该剧导演夏钢表示,主创人员在拍摄前与剧中涉及的真实人物,如杨小楼、王瑶卿、梅兰芳、尚小云、老舍等的家属进行过联系,凡能联系上的,都询问了他们对剧本创作和电视剧拍摄的意见。荀慧生的后人甚至还参与了剧本策划和导演的工作。

  主创人员:做好前期功课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剧组在开拍前也应做好相应的功课。黄方毅批评电视剧《黄炎培》“人不像、事不像、话不像,史实疏漏、虚构失实、态度不严谨”,他认为刻画原型应当考察他们的原籍和事迹,而有些主创现在的做法只是图省事。据报道,为了扮演好一代武学宗师叶问这一角色,原本就功夫了得的甄子丹用了9个月时间练习咏春拳。同时,为了接近叶问清瘦的身形,他更是坚持每天只吃一顿饭,瘦身10斤,用功程度可见一斑。

  为成功塑造“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形象,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剧组曾一路奔赴大连、铁岭、北京,之后还去天津拍摄船上的实景,最后去上海取景,从北到南,行程遍及大半个中国。剧中男主角的扮演者既是表演系毕业生,又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尽可能做到外形、气质、技术条件都契合主人公的形象。在剧本创作时,该片导演曾遭刘长春后人指责。为融入商业色彩,该片编剧为刘长春设计了一段异国恋情,而刘长春的儿子看到剧本后十分不满。最后,导演重新查找资料,寻访刘长春的家人,甚至到洛杉矶查找当年的奥运会影像资料,并数次修改剧本,风波才得以平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很大程度上,文艺作品正是由于通过大众媒体的广泛传播,才让许多普通人变成历史上的公众人物。当初,如果不是通过艺术加工和升华,或许,董存瑞、霍元甲、杨三姐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家喻户晓,徐志摩、张大千的生平也不会如此广为人知。反过来,这些名人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不平凡的心路历程,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素材,不断丰富着影视剧的题材内容。现实与艺术的融合,本身就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因此,名人后代与影视创作的那些恩恩怨怨,非不可调和的矛盾。

  《黄炎培》风波会逐渐淡去,但关于艺术真实和历史事实的争论和思考还会继续。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