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大制作”给舞台表演艺术带来什么?
2009-05-20
  大制作”成为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文艺界别分组讨论的热门话题。

  北京京剧院一级演员谭孝曾委员在小组讨论中发言,直指近年来京剧创作中愈演愈烈的“大制作”现象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京剧的出路在哪里?院团的出路在哪里?演员的出路在哪里?”面对这些问题,谭孝曾坦言:“常常感到很困惑。现在大投资、大制作、大场面之风愈演愈烈,实际上往往是大浪费。据我所知,一出新编剧目投资上千万元,上座率也就是一半甚至一少半。”

  谭孝曾直指前段时间云集了众多京剧界名角的某部“大制作”,称其严重影响了各个院团正常的排练、演出。他还特别提到了服装。他说,传统戏的服装是通用的,一身蟒可以在所有戏里通用,但现在的大制作,服装、道具、灯光、布景等都是重新制作,而且是专用的、一次性的,一旦演出结束尤其是得了奖之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以至于一个院团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仓库堆放这些新编剧目遗留下来的道具和服装。“我觉得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谭孝曾话音刚落,会场上便有人鼓掌。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所有工程建设都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谭孝曾说他觉得温总理讲得特别好。

tujian.org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委员更是直言:“大制作将把京剧引入死路”。她说:“现在京剧面临的危机真的很大。很多时候排一出戏,也就是7天至10天,最多不超过15天。我们跟马连良先生排《赵氏孤儿》时,马先生请画家画了一幅大幕做背景,不占空间,演员要表现人物,就需要运用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现在的大制作动辄上千万元,各种布景摆得满满的,演员朝左朝右都不敢动,哪里还有表演空间?演员还怎么创作?”更为突出的是,现在都追求“闹哄哄、大场面”,演出需要很大的剧院、布景和很多的道具、服装,好几车都装不了。“能到农村去演吗?能到城镇去演吗?即使到另外一个城市,也得用七八辆卡车运道具。那你为谁服务啊?”唱了70年京剧的李世济十分担忧:“没有艺术表演空间,不发展艺术表现手段,观众越来越少,只能把京剧引入死路。”

  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巩汉林委员直截了当地将“大制作”视作一种“政绩工程”,他认为个中原因在于相关部门和院团“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要给观众看,不考虑上座率”。“款拨下来了,钱花出去了,收回来的有多少?”巩汉林说,“我不是绝对反对大制作,但大制作、大投入要有大产出,要把有限的文化投入用于创作出演了几十年依然有人看的精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也有委员提出,对于“大制作”不能一棍子打死,“大制作”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梅兰芳》、《赤壁》等多台剧目中担任主角的著名老生于魁智委员表示,“大制作”能吸引很多从未看过京剧的年轻人走进戏院,“由此开始了解和喜欢京剧的年轻观众大有人在。”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委员认为,一方面是社会上的浮躁心态影响到艺术创作,只注重形式而不重视内涵;另一方面,加大投入毕竟还能排点儿新戏,给剧团带来一些实在的好处。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