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笔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荣宝斋古字画修复技术的诀窍在哪里?宜兴紫砂壶最初的模样是怎样的?贵州苗族银饰为何如此精美?山西老陈醋千年留香的秘密是什么?羌族刺绣如何不绝如缕……从元宵节开始到正月二十九,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其他民间艺术家千余人在北京农业展览馆,现场展示包括剪纸画绘、印刷装潢、陶冶烧造、雕镌塑作、五金錾锻、制茶酿造、木作编扎、织染纫绣、中医9个部分133种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项目。此外,还同时举行了中国传统技艺产品销售订货会、传统烹饪和副食加工技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及民俗踩街活动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传统技艺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一次集中展示。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深入,如何让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生活,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成为当前一个重要文化命题,这次系列活动因此具有了不同以往的意义。
老手艺照样吸引人
大展开始后观众的汹涌而至,让人充分感受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尤其当面对那些与旧日生活息息相关的技艺和物件时,惊喜和赞叹充溢了偌大的农展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来自陕北的白凤莲老人是安塞剪纸的传承人,70岁的她依然飞剪自如,一张普通的红纸在她手中,顷刻间就成了栩栩如生的飞鸟走兽,引起观众的惊叹;四川分水油纸伞是我国唯一保持使用桐油、石印传统工艺生产的纸伞,已有400多年的历史,70多道工序都由手工操作,在展销台前,这些色彩鲜艳的油纸伞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内联升布鞋是北京传统老字号,多种传统样式使人感受到了内联升的厚重,其为北京奥运会定制的样品,更引起观众的不断追问……
中国红成为整个展馆的主题色,在展馆中央展出的是集木工、油彩、纸扎、龙灯、刻纸等工艺技法为一身而成的“乐清首饰龙”,更是张灯结彩,烘托出红红火火的气氛。这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邦栋及其儿子林顺奎,花了300多天时间精心制成的,有80多个楼阁、亭台,浓缩了《封神榜》、《西游记》等80多出戏剧的场景,有近300个形态各异、各行各业的古今人物在手舞足蹈,仿佛一幅幅活生生的民俗风土画卷。
传统技艺的不同境遇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顾永冲坐在展台后,不厌其烦地回答观众的问题。作为贵州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省级传承人,他另一个身份是贵州雷山县民族银饰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的名片上除了地址、电话,还有电子信箱、QQ等,中英文都有,“我们这个公司并不大,几十个师傅,如果接了大的活儿,就必须从外面聘请人帮忙,一年下来的收入总计在百万元以上。”银饰锻制是苗族民间独有的技艺,历史悠久,其品种样式至今仍在不断翻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传统技艺所依赖的社会环境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技艺,绝大部分失去或大大减弱了生产生活的功用价值,而其中具有独特审美情趣的技艺作品,却成为了一种“时尚”。
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瓦岗军在今天河南浚县屯兵,为纪念阵亡将士和战马,不少士兵捏泥人、泥马,这些手艺后来在浚县流传千余年,因浚县泥塑形体小,用口吹尾部小孔时发出“咕咕”声,因此被称为“泥咕咕”。在这次大展中,“泥咕咕”的国家级传承人王学锋告诉记者,他们全家每年通过制作销售,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目前全村有上千人从事“泥咕咕”相关行业。
但也有不少传统技艺的处境在现代技术的冲击下,每况愈下,不仅难以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传承乏人,前景堪忧。来自五金之乡浙江永康的锡雕大师应业根已经80岁了,他现场展示了锡雕工艺,一只仙鹤翅膀上成千上万的羽毛,就是用他一双手一下一下刻出来的。由于现代工业技术的冲击,手工锡品难以有较高的价格。应业根目前也没有合适的徒弟,他告诉记者:现在虽然每天八九个小时做工,但挣钱还是不多,也没人愿意来学。他儿子曾经跟他学过这个手艺,后来就放弃了,就是因为不赚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传统技艺纳入“非遗”保护
把传统手工技艺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历史必然,更是严峻的现实所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手工业实行“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高度重视并大力扶持传统手工艺。由于在生产组织形式上统一实行合作社和工厂的方式,延续几千年的作坊式、师徒口传心授式的传承方式被彻底打散,许多具有较强隐私性的技艺转入地下或就此失传。改革开放后,传统手工艺重新回复到以民营和个体作坊式生产为主的格局,但巨大的社会变迁严重挤压了传统手工艺生存的空间,基本失去了其原有的土壤和营养来源。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上,专家普遍认为,把传统手工技艺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是一种合理的必然。鉴于传统手工技艺的生存方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点,采用生产性方式保护,是传承、利用传统技艺的最佳途径。
除了传统技艺及其产品的实际功用外,其凝聚的人类情感、价值,更具有文化遗产的共性特征。正如有专家在发言中说:“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生活在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中,习惯于自动化带来的种种便利时,我们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少,情感在物欲的满足下日益贫乏,双手变得越来越笨拙。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重新重视凝聚在物品生产中的人的情感。”(来源: 文化传播网 作者:陈彬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