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和合奥运”的文化影响解读
2009-05-20
  当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897个白色活字通过上下有序的浮动,把中国五千年来意义从未改变的“和”字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时候,全世界都沉浸在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和合”境界之中。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惊喜。奥运比赛开始后,人们除了被一项又一项崭新的世界纪录所震撼,另外一个更大的或许是更为深远的震撼,便是中国五千年的“和合”文化在两千年历史的奥林匹克乐章中演绎出的新境界。中华文明之所以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一“和”字。

  “和”是一种文化气度。当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们哼着“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的曲调,展开双臂笑迎五洲四海的宾朋,让那些本来“打算写写北京糟糕的空气”的人感到的却是“在中国度过的第一个小时简直美妙得不能再美妙了”,其所体会的便是这种忽略了所有的恩怨情仇的文化气度。因为在中华文化中“和”是不同事物互相依存,彼此吸取营养以生衍、以发展的规律。由于是以“和则两利”作为自己的文化理念,所以中华民族才在自己发展的同时关注着他人的发展,才在自己幸福的同时关注着他人的幸福,因此才能在上下五千年间生生不息。如果世界真的能够读懂“和合奥运”的这一文化内涵,那么,“和则相生”,存在各种各样差别的文化也许才是整个世界的发展动力,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道理,也许这样的世界才更可爱,才更有发展前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和”是一种文化境界。当某些势力将北京奥运政治化,让奥运火炬传递不断出现闹剧,或许整个世界都在担忧,中国还能有泱泱文化大国的气定神闲吗?而让世人不能相信的是,中国是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境界回答世界这一疑问的。我们请来了世界80多个国家的政要。我们为北岛康介喝彩,为谷亮子叫好,为宾德拉欢呼,也为埃蒙斯扼腕。因为在“和”的文化境界里,我们崇尚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称之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天地和合,生之大经也”。因此中华民族才有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的天下情怀。一个是君子之德的修养,一个是天下皆友的境界,这样的文化谁能不从中感受到其过人的实力和超强的文化生存力呢?

  “和”是一种文化力量。由于“和”强调整合诸外在文化以获得自身力量,所以中华文化五千年来一直海绵吸水般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外来文化。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也是人类大同、人类和合。进入现代中国,中华民族不但看到了西方历史的可取之处,也看到了西方现代文明的进步价值。因此通过百年奋斗,努力将中国古代传统与西方现代科学、东方悟性智慧与西方严谨理性融合成一个巨大的文化包容体,并努力以此塑造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当这一文化精神以奥运的形式出现在世界面前的时候,世界感受到的是它所带来的空前震撼。人们以羡慕的眼光看着中国体育健儿将奥运奖牌收入囊中,人们也以好奇甚至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眼神解读中国的汉字、书艺和水墨哲理。是中国太神奇了吗?应该是中国文化太神奇了。因为在一个和衷共济、兼容并包的“和合”文化背后,是一个民族向世人展示的文化底气。文化底气是一种力量,中华民族是用自身五千年的历史和一百年的奋起直追才获得这种力量。那么对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世界还能再闭目塞听吗?向东方文明打开自己的胸怀后,西方应该用多少年才能获得这种底气呢?我想,北京奥运之后,世界是会开始认真思考这一问题的。  (作者为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