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部召开震区“非遗”保护座谈会 |
2009-05-20 |
|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6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本次会议的目的在于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汶川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听取专家和来自基层文化部门同志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特别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规划等进行前期工作准备。
周和平首先强调了当前抢救和保护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他指出,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震灾区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和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就抢救和保护灾区的文化遗产、灾后文化重建等,作了多次重要批示。文化部先后派出抗震救灾工作组和灾后文化设施重建规划组分赴灾区,慰问灾区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并就灾后重建工作进行调研,听取有关省市文化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目前,文化部已印发《公共文化设施灾后重建规划指导意见》,同时,加紧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并将于7月20日前上报国务院灾后重建规划组。
关于下一步工作安排,周和平指出,目前,文化部正根据中央关于灾后重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李长春同志赴四川灾区慰问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灾区文化重建以及安置过渡期的文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tujian.org
一要加强领导,抓紧制定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有关省市文化厅局要高度重视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制定本地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规划或方案,并积极争取纳入当地重建规划。相关文化厅局要统筹指导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有关单位要各负其责,组织精干力量,抓紧开展相关工作。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对抢救和保护工作方案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论证,确保抢救工作科学有序进行。二要进一步摸清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损失情况。组织专家对汶川、理县、茂县、北川等羌族聚集区的文化遗产损失情况进行评估,加强对羌族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指导;完成各省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受损情况调查报告,为制定保护规划和方案做好准备。三要抓紧抢救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要组织专业人员,抓紧挖掘、清理被掩埋的档案资料和珍贵实物;抢救、征集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档案、珍贵实物、音像资料;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将抢救、征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建立档案,妥善保存。四要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对于受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安慰,帮助他们恢复生活信心;另一方面要对传承人的伤亡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由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培训班等形式,对传承人进行系统培训,支持他们尽快恢复传习活动。五要组织专家,充分论证,科学规划,对受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传习所等进行重建和维修。六要对建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组织专家抓紧研究论证,提出明确保护措施,进行整体性保护。对于能在原址上恢复的,尽可能在原址恢复,如不能在原址恢复的,则选择在与原有人文生态环境相近的地区恢复,同时研究制定符合当地文化生态良性发展的保护措施。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周和平指出,文化部将加大力度,在今年的项目和资金安排上,重点支持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努力把这项工作落实好、完成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抢救和保护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建美好精神家园,做出更大贡献。
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主持。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和屈盛瑞、周小璞、张庆善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及资华筠、刘魁立、乌丙安等有关专家,与来自地震灾区四川、甘肃、陕西的省、市、县部分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上,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胡继先、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兰玲、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蒋惠莉分别汇报了所在地区震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绵阳市、茂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甘肃省天水市、陇南市、甘南蒙古族自治州,陕西省汉中市、宝鸡市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同志,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当地“非遗”在地震中受损及抢救珍贵“非遗”实物资料等情况。与会专家就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传习所修复、重建及恢复传承,特别是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规划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的专家组即将奔赴灾区,为当地“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