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由上海市文广局、市文广集团出品,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新汇集团上海声像出版社录制出版的《剧坛瑰宝——上海市优秀表演艺术整理抢救作品精粹》近日正式出版发行。上海的艺术家们历时7年抢救录制的109个优秀传统表演艺术经典剧目和折子戏作品,终于与观众见面了。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出席首发式并讲话。
具有重要传承价值
“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使得戏曲艺术常常面临“艺随人走”的尴尬和遗憾。2002年,上海市成立“优秀表演艺术整理抢救小组”,用高清摄制设备,把前辈艺术家的优秀表演艺术完整、清晰地记载下来,传承下去。
经过7年的努力,目前已录制完成109出优秀传统表演艺术经典剧目和折子戏作品,剧种涵盖京剧、昆剧、越剧、沪剧、淮剧、滑稽和评弹等上海市的主要戏曲剧种。在109出剧目中,大戏30出,折子戏71出,评弹长篇书目8部。这其中,京剧和昆剧占据较大比例,京剧剧目有22出,昆剧剧目35出。这些剧目都是各剧种的经典作品和艺术流派的代表作,有着重要的传承价值。
由于一些著名艺术家年事已高,无法录制剧目,“抢救小组”对他们进行录像访谈,把他们的从艺经历和长期艺术实践的宝贵经验形象地留给后人,接受这样访谈的前辈艺术家有44人。在首发式现场,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杨飞飞告诉记者:“录制艺术访谈,让我能静下心来回顾我的艺术之路。从艺之初,我也从没想过要唱成什么流派。但这几十年来,我都是一直根据人物和剧情设计唱腔的,决不让小学生唱出大学生的腔调。在这基础上,做到口齿清楚,字正腔圆,或许是因为这样,观众们才喜欢我的唱腔。”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弥补前辈名家遗憾
很多前辈艺术家,当年没有留下录像资料,却有不少珍贵的录音资料。因此,这次“艺术抢救”工作,就是请他们的传人为录音配像,以达到声像并茂的效果。比如京剧《草船借箭》、《三堂会审》、《凤还巢》就是根据周信芳、俞振飞和言慧珠、李玉茹等前辈艺术家脍炙人口的录音资料,由陈少云、夏慧华、蔡正仁等演员录制而成的。又如,上个世纪50年代,丁是娥、解洪元、王盘声、石筱英、杨飞飞等一批名家大会串,演出沪剧《雷雨》,轰动一时,这次则由马莉莉、汪华忠、张杏声等演员以音配像的方式重新录制。
静安越剧团的戚雅仙、毕春芳两位艺术家,曾创作了大批广受观众欢迎的越剧剧目,只是很少有剧目留有舞台录像资料。在这次“抢救”工作中,“音配像”录制了越剧《王老虎抢亲》。毕春芳告诉记者:“退休20年,翻翻自己的老资料,常常为自己没有留下些录像资料而感到遗憾。这次,青年演员们为我和戚雅仙的《王老虎抢亲》音配像,可以出版,也可以留传下去,这也是对遗憾的一种弥补。”
配像提高青年技艺
艺术抢救,尤其“音配像”,看似容易,实则十分艰难。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认为:“这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上海实施这项抢救工程,起步早、措施强、落实快、成绩大,这一工程功德无量,必将流芳百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通过“音配像”,青年演员与老艺术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凸现出来。马博敏告诉记者:“在很多老艺术家的录音中,剧场效果很强烈的地方,青年演员一配像,竟然一点艺术效果都体现不出来。通过音配像,也让青年演员更加发现不足,敬畏大师。”青年京剧演员史依弘,通过为童芷苓的京剧《武则天》音配像,技艺大增。之后,她还恢复排演了这出戏,并展现在舞台上,获得观众好评。
抢救,无法再现艺术大家艺术黄金期的风采,毕竟是无奈之举。一些艺术家建议,要将“抢救”工程逐渐转变为“纪录”工程,可成立专门机构,在艺术家、中青年演员处在艺术黄金期时,录制下他们的精彩演出。假以时日,这样的“纪录”工程,其意义将会更加凸现。(来源:文化传播网 文汇报 作者:张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