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云南文化产业的中国式回答
2009-05-20
  从《云南映象》到“云南现象”,在中国文化产业的版图中,为什么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常常能吸引我们的目光?

  其实,在国内外有关文化产业的经典定义中,文化产业大都被认为是工业化之后崛起的一种新兴经济业态,故而应当出现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然而,这样一条看似与国际接轨并大行其道的基本认识,在云南火热的文化产业发展现实中却无法得到充分的印证。在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障是什么?这几乎成了我们思索、探求、实践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中的一个谜。

  为解开这个谜,我们来到了彩云之南。3月30日,在云南省委宣传部和云南省文产办的组织和支持下,记者历时10天,行程2800多公里,实地调查采访了云南保山、德宏、大理、楚雄以及昆明五个州市。

  根据此行的观察和了解,我们认为下面两个方面或许有助于解开这个谜。

  第一,不论是县域还是省域,只要地方党委和政府重视,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就能健康快速地发展。

  有关资料表明,早在1996年云南便确定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并于2000年制定颁布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2001年底召开的云南省第七次党代会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列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为了改变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陈旧观念,云南省委、省政府甚至把2003年定为“统一思想年”,省委书记、省长亲自作辅导报告,通过召开动员大会,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研修班、专家讲座,开展理论研讨,组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等形式,多管齐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与此同时,对全省16个州市党政一把手、省直22个委办厅局主要负责人、129个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州市县各级宣传文化系统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文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分批进行集中培训。全省16个州市及多数县市区也按照省里的方式,先后举办了不同层次的文化产业研修班。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是基于这样的工作力度和广度,近年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从2001年至2005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53%,2006年云南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16.7亿元,占云南全省GDP的5.41%。

  第二,经过政府和文化产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目前云南文化产业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民族文化特色、符合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现状且能顺应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发展路径,成为了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高地。

  不能否认,气候、地形、地貌和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多民族聚集的特征,造就了云南多姿多彩、引人入胜、独特绚烂的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赋予了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天然优势。然而与上述优势相对应的是,《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云南2006年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第23位,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云南还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由此可见,相对于我国沿海地区,云南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为文化产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不仅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也检验着经营者的胸襟和视野。

  采访中我们发现,在我国许多地区和城市一片动漫的喧嚣中,云南文化产业界没有盲从,而是着力于民族化、区域化的视角,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积极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蕴藏着的经济价值,充分发挥后发经济的比较优势,为云南的文化产业发展找到了一条不同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道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方面,勇于创新,高端切入。从瑞丽和腾冲县域珠宝文化产业集聚形态的生成,到楚雄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显示出经过近些年的积累,在各项利好的文化产业政策的有力推动下,社会资本正在成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角,为云南的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凸显和发挥了“文化产业”的角色和作用。一些民营文化企业诸如昆明新知书城、楚雄彝人古镇等,作为新的市场主体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潜力。

  另一方面,眼睛向下,关注民生。云南省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文化产业道路,从而使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是云南文化产业未来的国际化前景,伴随着昆曼公路和其他跨国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建设,一个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国际化的文化产业带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圈已在云南初现端倪。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经过观念启蒙和观念革命,在不断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力助推下,从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确立国有大、中型文化企业集团的市场主体地位,到鼓励民营资本大力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从以“原生态”概念为导引的旅游演出系列项目的推出,到以民族民间工艺品为主体的乡村文化产业形态的出现;一个以旅游业为平台和载体,多种文化产业门类并举的云南文化产业格局正悄然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由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战略目标,无论是云南的政府官员还是企业界人士,都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积极奔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排演着一幕幕新的“云南映象”。为此,本刊将从本期起特辟专栏,推出“风景这边独好——云南文化产业映象”系列报道。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