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老建筑最有意义的保护是找到它‘再利用’的方式。”这是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荣誉奖的加拿大建筑师P·M·歌德史密斯所强调的观点。而这一观点正在实践中成为越来越多人士的共识。
案例一:北京798艺术区的形成,在全国已经树立了一个品牌,形成了一种“798”模式。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以低廉的租金在798工厂里租下了一个3000多平方米仓库,作为制作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群雕的雕塑车间。当工程完工后,艺术家们将它变成了一个开放的雕塑工厂。此举开启了798从厂区走向艺术区的先河。目前,北京798艺术区已被北京市政府列为首批6个文化创意产业区之一。利用废弃的厂房,在保留其主体建筑的前提下,改造成有特色的创意文化产业区,业已成为工业遗址保护为公众和政府最为认可的一种基本形式。
案例二:奥运沙滩排球场选址在北京朝阳公园内的煤气用具厂的旧址上,体现了节俭办奥运的精神,是北京工业遗址保护的一个典范。煤气用具厂建于1960年,2004年整体迁出,留下一片厂区和多栋工厂建筑。设计单位对旧厂房及设施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后,将三栋旧厂房进行了重新改造设计,分别作为奥运会中贵宾、运动员及赛事管理、安保、技术和媒体用房,与新建场馆共同为比赛服务。区域内的大树及压缩空气储存罐、龙门吊等工业遗迹景观也得到了保护性的处理,大大降低了建设奥运场馆的成本。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案例三:无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之一。始建于1900年的茂新面粉厂是无锡民族工商业的典型代表,在经历了百余年沧桑后,当年的办公楼、麦仓、制粉车间、生产设备均保存完好。2005年,无锡市政府以茂新面粉厂现存厂房和办公楼为依托,建设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2006年建成并免费向公众开放。以麦仓及机器设备为依托,保留并修复原有的生产设备,真实反映当年面粉企业的加工工序流程;并以制粉车间、老办公楼为展示空间,用历史图片、文字等反映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历程。
案例四:青岛虽然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是丰富多彩的二十世纪建筑构成了青岛城市形象的重要特征。与青岛栈桥隔海相望、始建于1934年的兰山路1号礼堂,如今已是享有盛誉的音乐厅;与此几街之隔的红十字会旧址,成了书画爱好者向往的美术馆;正在筹建的小提琴博物馆,选址意向已经锁定在二十世纪建筑之中,而青岛建筑博物馆也希望在二十世纪遗产里寻找发展空间。青岛人认为,发展新的文化项目不意味着一定要建设新的建筑,让老建筑有“新作为”是更理想的选择。这些二十世纪遗产保持着高雅的艺术品质,延续着人们的难忘记忆,容纳进去崭新的文化功能,更加焕发出无与伦比的魅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