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2008文化消费需求或将突破7000亿元 文化产业迈上新起点
2009-05-20
  编者按:本文系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文化蓝皮书 2008: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总报告节选,有删改,所有标题均系文化传播网编者所加。

  2007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态势

  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文化产业提速特征明显,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2007年5月,在第三届深圳文博会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6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测算报告”。报告显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增长态势。据初步测算,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17.1%,年增速高出同期GDP增速6.4个百分点,快于同期第三产业年增速6.8个百分点。此外,2006年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拉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均比上年有所提高。据测算,2006年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是2.45%,比2004年提高0.3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2005年,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增加值之比是37∶20∶43,从业人员之比是31∶17∶52;2006年增加值之比是42∶18∶40,从业人员之比是34∶17∶49。可以看出,核心层在总量结构中所占比重有明显提高,显示出我国文化产业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在存量领域已经出现了实质性的增长,引起了总体结构的良性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均收入不断增长,文化消费空间进一步扩大

  2006年,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2007年将突破2200美元。消费结构的升级成为推动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重要因素。文化消费也不例外。据估算,2006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总量约为5700亿元,比上年增加800亿元,增长18%,预计2007年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6300亿元至6600亿元的水平,2008年将突破7000亿元。

  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产业存量领域与资本市场开始全面接轨,新闻出版媒体“整体上市”破局

  从2007年开始,上市将正式成为文化市场主体规范化的一个关键性环节。2007年4月,新华传媒在继2006年通过华联超市借壳上市后,实现向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上海中润广告有限公司定向增发,突破了传媒上市的一些传统壁垒,实现了“准整体上市”。10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首次宣布,中国政府将完全放开符合产业发展条件并经过批准的出版机构、报业企业和官方骨干新闻类网站在国内外上市,并不再要求它们将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拆分,而是鼓励整体上市。12月13日,辽宁出版传媒股份公司IPO完成路演并于14日开始接受申购,成为国内第一家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的新闻出版企业。

  技术进步酝酿突破,广播电视和电信产业融合稳步推进,新型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值得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始终指向“三网合一”的方向。我们认为,广电和通讯两大行业的合流动向,代表了中国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2006年至2007年,这两大行业的基本动向是:业务主线不断接近,技术进步酝酿突破。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逐步成型,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走向规范

  自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结束、《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我国文化产业从突破走向规范,文化政策的创新就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十七大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将本轮文化政策创新推向了高峰。

  北京市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仅仅两年时间,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为协调机制,以《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政策依据,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政策实施手段,“政府引导、产业主导、企业主体”的发展模式,成功地整合了资源,启动了市场,令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北京的发展经验说明,在我国这样一个处在工业化中后期,人均收入还在全球居于中低水平的国家,发展文化产业,不仅要依靠文化主管部门,更要依靠包括综合经济部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不仅要依靠一线文化机构,而且要依靠政府、文化机构,以及各种社会中介组织之间的全面配合;不仅要有创新产业政策的扶持内容,更要创新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提升政策执行力,这样才能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8文化产业发展要更务实

  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要注意

  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经济学家认为,由于投资和消费比例严重失调,以及收入差别过大,造成了我国人均GDP增长,但服务业比重反而下降这一违反经济学常理的现象。宏观经济环境存在的这些问题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利。文化产业是新兴服务业,由于文化消费缺少刚性,一般排在教育和卫生消费之后,所以文化产业对消费环境的敏感度,以及对于教育和卫生等相关行业的敏感度都很高,特别容易受到经济结构不利变化的影响。当消费受到收入落差抑制的时候,最先从账单上消失的往往是文化消费;当服务业发展受到挤压的时候,最先被挤出去的往往是文化产业。

  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铺开,文化市场建设滞后问题开始凸显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一直将区分事业和企业、打造市场主体作为中心环节。这是对前一阶段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将国企改革作为中心环节的基本经验的成功运用,也的确在微观体制机制上打开了缺口,启动了全面改革。但是,以试点的方法推动改革,往往要借助于“定制性”的政策,形成特殊的环境,在选定的机构进行“试验”,各部门还要全力“保驾护航”。由于这种政策性的微观环境与宏观市场环境不同,所以试点经验的普遍化无异于改革的全面深化,需要更为认真和深入的研究试点经验“可普遍化”的条件,进行大范围市场环境建设,否则将遭遇新的障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整体上市的大门打开之后,要特别注意防止市场集中度过高,形成垄断妨碍竞争

  辽宁出版集团的“整体上市”,使文化体制改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未来的5至10年,中国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改制、兼并、重组的“战国时期”。这时,我们或许更需要认真研究市场与企业的平衡发展规律,防止过度集中造成垄断,避免抑制竞争机制对文化创新造成负作用。

  在文化体制改革刚刚起步的今天,发展和繁荣文化也要警惕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和企业对政府的不良博弈

  十七大以后,更加自觉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深入人心,全国上下形成了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改革目标远未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到位,财政资金高增幅和财政支出的软约束并存,在新一轮政治周期刚开始的今天,政府高昂的积极性容易导致对文化市场作用的忽视,有可能诱发企业对政府的不良博弈。

  比如说,在文化产业发展遭遇消费乏力的抑制的时候,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也可以通过财政购买服务为产业部门输入新的发展动力。但是与市场在推动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方面的作用相比,公共文化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和拉动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依然是补充性的。如果动辄政府直接上阵大举兴办各种豪华的文化工程,提供免费的文化大餐,可能反而会扰乱市场,削弱产业竞争力。在改革初期,新体制机制还没有落地生根的时候,这种情况是特别容易出现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公共财政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是近年来写入中央文件的战略性意见,并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但是在财政增收较快,资金相对宽裕的情况下,重要的不是财政是否具备能力,而是能否创新支持产业的体制机制,使得财政资金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目前我国投资体制和金融体制都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主导投资资金来源导致投资行为不规范,投资冲动和投资饥渴难以抑制是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和投资消费比例失调的重要原因。在这一形势下,我们尤其要警惕过于慷慨却对支持方式缺乏合理设计的财政资金支持,可能诱使文化企业把政府作为“客户”,开展不良博弈,降低财政资金的效用。

  “走出去”虽然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对于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国际文化贸易发展规律缺乏了解,盲目性较大

  “十五”以来,中国文化“走出去”一直是一个响亮的口号,也已经出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十七大提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走出去”的意义更为重大。现在的问题是,对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国际文化贸易发展规律我们所知不多,还需要学习和了解。

  

     相关链接
    ·迎接奥运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香港市民举办倒数活动迎接2008年
    ·香港市民对2008年前景乐观
    ·人民时评:让我们共同祝愿2008,好运中国!
    ·《欧洲时报》:2008因北京奥运而精彩
    ·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词
    ·2007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2007抹不去的记忆
    ·新时代的画派走向何方?
    ·市场急需“文艺管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