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学者回顾展望西部发展 教授吁重视儿童文学 |
2009-08-07 |
|
中新网兰州7月24日电 (朱世强)从事儿童文学研究的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利芳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多民族融合的西部地区,更应该关怀少数民族儿童,发展民族儿童文学。
7月23日至24日,“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西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荷兰等国家高校与研究机构,以及国内科研机构100多位专家学者、官员在这里对西部发展中的政策与项目进行评价,并对西部生态、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进行研讨。
李利芳副教授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西部儿童文学的回顾与展望》为题在此间发表演讲,她从小说、童话、诗歌等几个领域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展示了当代西部地区的儿童、及少数民族儿童的生活情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作家赵燕翼在儿童小说中持续创作出系列西部少年“孤胆英雄”形象,在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藏、哈萨克、回、裕固民族的少年,以他们英勇的胆魄独立行走在广阔的西部大地上,成功面对与处理了种种自然与生活的难题,演绎了一幕幕少年英雄的凯歌剧。而在作家潘竞万的《沙漠奇遇记》里,一群孩子在驼背夏令营旅程中的亲身经历,展示了西部戈壁瀚海的奇观异景。童话作家许维的《飞天》以莫高窟艺术中的“飞天”壁画为基础,经过瑰丽的艺术虚构与创造而产生的,展示了敦煌这个奇异瑰丽的神秘之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利芳告诉记者,西部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融合聚居的地方,文化自然也呈现出多样且深厚的特色,而认识西部儿童文学,彰显西部儿童文学独特的美学价值,增进西部儿童文学的文化自觉意识,就要从西部儿童文学的本土化特征入手,多关注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有更多的人文关怀,本着互相尊敬、互相理解的态度,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反映他们的生活与情感,来发展西部地区的儿童文学,而这种特色儿童文学将会成为一个民族特有的儿童文学,甚至会影响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
她呼吁,现在研究西部儿童文学的人才严重匮乏,儿童文学的推广、社区图书馆里的儿童文学的“上架”、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教育都是未来几年社会、学校所应该做的。她还说,作家们应该多给西部孩子们一些创作,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儿童,针对他们的年龄、心理,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关注西部少数民族儿童的成长与健康发展,从小说、童话、童诗、散文、科幻文学上将西部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呈现出去。(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