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季羡林任继愈离去:“国学热”复兴还是虚火?——中图社
2009-08-08
武汉大学国学班用古法祭祀屈原。

7月11日,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学术大师结伴西行。在缅怀大师离去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文化焦虑,感叹“一个学术时代的结束”。而公众对“国学”和“大师”的讨论再度升温。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学,原本只是象牙塔中少数学者研究的纯学术,由于种种原因,已被冷落多年。近年来,学界与民间都突然掀起了一股“国学热”:从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内第一个国学院,到各地国学班、国学讲座的盛行;从央视《百家讲坛》的热播,到大量文史读物的畅销;从各地祭孔等传统礼俗的兴起,到《论语》、《诗经》在小学课堂的风行,国学正以各种姿态,活跃于当代中国人的视野中。 tujian.org

  在学术界和民间,所谓的国学热,究竟是虚火,还是真正的文化回归?而在国学热的背景下,我们又为何还在感叹“学术时代的结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学术界实践大国学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也许大师从这里起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抛开时下社会上兴起的“国学热”,其实,国学从一开始就是精英之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5年5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内高校第一所国学院,开始探索国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之路。让人感慨的是,刚刚故去的季羡林和任继愈两位先生,都是人大国学院的学术顾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大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沈卫荣教授告诉记者,目前人大国学院的教学研究主要是向“大国学”的方向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大国学”也是季羡林先生生前一直酝酿的一个概念。他的《谈国学》、《季羡林说国学》等著作,让我们从中了解了他对“大国学”概念的阐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季羡林曾说,中国文化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这56个民族创造的文化都属于国学的范围。而我们现在的国学研究还很粗糙,很多应该包括的内容还没有挖掘出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沈卫荣说:“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开始努力,西域文化研究就是对‘大国学’的一个实践,也是人大国学院的一大特色,比如对西藏、新疆等地民族文化的研究。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人口、地理等各个方面的交流,都很有特色。这也是我们实现‘大国学’理想的开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纷纷成立国学院、国学班,比如北京大学的国学研究院,武汉大学的国学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人大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教授说,人大国学院是国内国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一个创造性尝试,目前采取六年本硕连读的直通车形式,而这一点是出于知识连续性的考虑。而目前人大人文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制是三年,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学院缩短了一年的学制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为连贯的知识传授体系,给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打好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也力求还原中国传统文化文史哲不分家的本来面貌,打破了原先按照西学的方法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划分。在具体的授课中,研读原典是主要的教学方式,经典解读类的课程大概占了所有课时的三分之一。” tujian.org

  国学在民间很热,当它作为一门学术,在高校又是怎样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沈卫荣教授告诉记者,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每一届学生的数量控制在30人左右。 tujian.org

  人大国学院明年即将迎来首批毕业生,但据说,有关部门尚未批准人大申报的国学学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季羡林先生的离去,有人说,最后一个国学大师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此,袁济喜教授说:“人文人才的培养和科技人才的培养不同,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需要长期积累、探索和变革。我们不敢奢望,人大国学院能够培养出大师,但是正如人大校长兼国学院院长纪宝成所说‘也许未来的国学大师正是从这里起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民间从娃娃抓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想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十几个孩子穿着汉服,正襟危坐,晃着脑袋随老师大声诵读《弟子规》,教师墙上挂有孔子画像,墙角的录音机里流淌出舒缓的古曲。这是目前许多“国学启蒙馆”日常授课的情形。

tujian.org

  一直以来囿于书斋的国学,当下已经从学院走向了广阔市井,从精英走向了普通大众。民间国学热中,也少不了从娃娃抓起。据说,杭州拱宸桥小学早在2005年就开始尝试让每个孩子背诵《论语》,每天早、中、晚三时段各10分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媒体在这股“国学热”中功不可没,《百家讲坛》正是这波浪潮的引擎。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品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说《论语》等等,这个雅俗共赏的讲坛,重新唤起了社会大众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或许就是因为这个节目的成功,几个月前,央视《开心辞典》也将国学引入益智娱乐节目,在六大城市选拔“国学高手”,还打出了诱人的奖励――前九名选手可进入北京大学国学班免试免费学习两年,考试合格后还可授予学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出版商也看准了“国学热”引来的商机,白话经典、简化原著的国学读物在图书市场遍地开花。记者在杭州各大书店转了一圈发现,一些简化后的国学读物,比如《白话史记》、《于丹论语心得》等书都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在这里很多读者驻足浏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内的很多企业家也加入了研读国学的行列。2007年夏天,武汉大学乾元国学讲堂悄然开班,在一年里,20名学员花2.8万元在这里接受24天的博导国学培训。而七成学员都是企业老总。正所谓,国学无价,国学班天价。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说,经济管理是“术”,而国学是“道”,在事业达到一定高峰时,很多人内心却常感到空荡荡的,所以希望在这里能够找到归属感。这也成为近年来“国学热”中的一个缩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家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学复兴尚在初级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现在,国学是一个时时被人提起的词,它究竟有多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采访中,一些从事国学研究的专家却认为,通过设立国学专业这样的学术方式,并没有改变国学边缘化的情况,“影响力非常有限”。所谓的国学热,也基本表现为社会文化现象,没能体现为精英文化的热衷,算不上一个热潮,最多有这么点意思而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学者把当前的“国学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引发公众的兴趣;第二阶段就是重回经典的阶段,开始阅读经典原著;第三阶段是学以致用,把从经典阅读中学习到的东西融入到日常的实践中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国学热”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很多人开始阅读《论语》、《孟子》等经典的原著,寻求自己对国学的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文化中国人才计划”辅修班的周琳说:“我研读了许多中国文化经典,接触了许多大师,听到了不同的思想。在一年多的学习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思考,同时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增强了认同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有关人士却认为,现在国学热中存在一种误导,很多人以为学习国学,就是简单的文化回归;倒退复古就是弘扬国学。而商业味浓、功利性强,又让国学成为一种“奢侈品”。“倘若这新一轮‘国学热’仅仅是热衷于对中小学生的所谓国学教育,或者是市场逐利的作为,则此热毋宁说是国学的不幸。”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国学进入小学课堂,有人也担心,现在的孩子压力很大,又来一个读经,大人都不太看得懂,小孩子能对它感兴趣吗?虽然这些经典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但是也得让孩子们量力而为。 tujian.org

  对此诸多的困惑,沈卫荣教授认为,在国学复兴的初级阶段,我们还是应该抱着宽容、积极的心态。“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在近代受到了很大的损伤,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复兴传统文化十分不容易。当下国学热反映民众的一种要求和渴望,希望从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和思想的力量。‘五四’之后,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失落,现在国学热提供了一个重新培养的契机。我们还是应该支持、鼓励。”

tujian.org

  马君雅 马良

     相关链接
    ·季羡林任继愈离去:“国学热”复兴还是虚火?
    ·周口店为何再发掘 遗址面临塌方发掘迫在眉
    ·古代日食二三事:让天文官丢脑袋 阻止战争
    ·百年地球10大文化偶像:“半裸的中国武人”
    ·女沙皇和她的男宠们:结婚8年后仍是处女(图
    ·古典文学"赏析"丛书抄袭多多 专家斥其误
    ·一路炒作独缺唱功 选秀节目彻底沦为一场炒
    ·“贾君鹏吃饭”走红 无聊越来越像一种大众
    ·日食传说:天狗还是蟒蛇食日? 恋人互相追逐?
    ·广州再现价值连城鎏金铜俑 墓主是赵佗后裔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