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人的迈克尔记忆:李宇春曾翻唱《黑与白》——中图社
2009-08-10

  中国人的迈克尔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刘牧洋,刘旭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温州人江瓯珠从小听着杰克逊的歌长大,他父亲是比他更资深的迈克尔歌迷。上世纪80 年代末, 江瓯珠的父亲买了一辆摩托车,在车上绑了台录音机,打扮成迈克尔的造型,带上江殴珠的母亲,和一群年轻人出去玩。车子开到一个地方停下,他们便模仿起迈克尔的太空舞步玩乐。直到现在,在他们家中,还有一台那样的录音机。二十年后,杰克逊创造的流行文化在中国依然没有过时。2007 年,李宇春在香港演唱会上,也翻唱了《黑与白》。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 月26 日的北京上空,有一小块空气,散发着哀伤的气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韦炜红肿着眼睛,在迈克尔·杰克逊的中国官网上发了一个帖,“晚上大家来一起帮迈克尔守夜吧”。韦炜本人是迈克尔·杰克逊北京歌迷会的组织者。晚上9 点,当韦炜来到后海北岸的广场,这里已经聚集起100 多人,人们穿着深色衣服,融在夜色里,不带一丝亮色。天气不减白天的闷热,热风吹得每个人几乎要窒息。更让他们窒息的,是一个人沉甸甸的死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韦炜给每个人手中发了一根白色的蜡烛,风很大,韦炜不得不用自己的身体护住火苗。人们默默地捧着蜡烛站成一个圆圈,音箱里缓慢播出一首熟悉的歌曲《拯救世界》(Heal the world)。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是我们觉得最能代表迈克尔精神的一首歌,他曾捐出3 亿美元,为了改变这个世界,他一个人支持了世界上39 个慈善救助基金会,是全世界以个人名义捐助慈善事业最多的人。” 韦炜说,追悼会的另外一首歌曲是《音乐和我》(Music And Me),这是迈克尔童年时的一首歌,歌名概括了他的一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起初,所有人都没有出声,世界仿佛静止在音律中。直到有一丝微微的啜泣声在人群中传出,像是引燃了这沉重的哀伤,哭声散播开来,在颤抖的嘴唇中呜咽。有人轻轻跟着唱起来,“Makea better world……”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晚上十点,在安静地听完两首歌后,流着泪的歌迷们走进一家酒吧,他们在酒吧里用蜡烛摆出了大大的“M”和“J”。人越聚越多,一拨又一拨的人陆续赶到,到最后,小小的酒吧里站满了人,更多歌迷便围在外面,静静地看着里面的一举一动。这些为了迈克尔而聚集在一起、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就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每个人掏出自己珍藏的唱片或者海报,在台上泣不成声地诉说着对迈克尔的喜爱。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女孩们的泪没有停下,男孩子们则把他们年少时曾花费不少汗水学会的“太空舞步”,笨拙地搬上台。“这是我们对迈克尔最真实的纪念方式,我们会永远怀念他。”韦炜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个网站站长的十年功夫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6 月26 日上午十点,迈克尔·杰克逊中国官网(以下简称Mjjcn)默默从红色换成肃穆的黑白色背景,首页挂出了一句话——“再见,我们爱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是官网建站十年来访问量最高的一天,同时在线人数超过5000 人,服务器一度繁忙,无法打开网页。该网站是迈克尔·杰克逊全球最大的歌迷论坛,拥有3.3 万多个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官网的站长张锐(Keen——英文名)的心情一直很低落。清晨6 点多,一个朋友从法国打来电话,他在半梦半醒中听到一个焦急的声音:“keen,他们说迈克尔死了,是不是真的?” tujian.org

  这些年来,迈克尔身边总会传来各种奇奇怪怪的小道消息。这也许又是什么传闻吧,张锐心想。身为站长,张锐需要和迈克尔身边的人,证实每一条传闻的真实性。2003 年,“娈童案”再度爆发时,他曾和迈克尔当时的新闻发言人阿瑟·菲尼克斯保持联系,来证实媒体发布的新闻。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没想到,他会在这一天,证实了迈克尔的死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锐起床,打开电脑。在美联社的网站上,他看到了一条迈克尔·杰克逊去世的消息。“那这是真的了。”这个信号反射到他脑海里,竟然有点恍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记起早些时候,3 月5 日那天,迈克尔·杰克逊在伦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他要在伦敦召开告别演唱会的消息。他说,“我会表演我的歌迷想要听到的歌曲。就这样了,这是最后的谢幕。”尽管全世界的歌迷都为这个消息兴奋不已,那时的张锐,心里已经有了某种不好的预感,“我感觉到一些不好的东西,觉得他是在给歌迷一个最后的交代。”张锐没想到的是,这个最后的结局竟然是死亡。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官网里有着迈克尔这些年来详尽的中文资料,这大多是张锐这些年的功劳。27 岁的他已经做了十年的工作,翻译出上百万字有关迈克尔·杰克逊的新闻资料。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也从这些东西里,渐渐得到了一个迈克尔·杰克逊的完整影像。“我感觉他应该是一个好人,一个音乐的天才,从他的视频里观察他的言谈举止,看他如何对待身边的人,如何爱护身边的人。他是百年难遇的天才,但有时候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到现在还没哭,可能是我不能消化这个消息吧。”张锐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官网的首页本来挂着伦敦演唱的倒计时,噩耗发生后,倒计时取消了。被取消的还有论坛里上百个苦苦盼望伦敦演唱会到来的会员。为了看迈克尔的演出,他们守了很多天,最后才从黄牛那里买到门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锐的票是7 月13 日的,为了能亲眼目睹迈克尔的第一场演出,他花了相当于1 万元人民币买演唱门票。“现在一切都没有意义了,一切都结束了。”张锐的声音很低落。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0 后”迈克尔歌迷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反,我觉得一切才刚刚开始。”江瓯珠说,“他的死不一定是件坏事,中国有个词叫盖棺定论,只有他离开了,人们才会重新定义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2 岁的江瓯珠是迈克尔·杰克逊的资深歌迷,“我出生时,由于白天调皮,晚上经常睡觉睡不稳。我妈妈经常在我身边放迈克尔的磁带,我就一下子睡着了。”江瓯珠是温州人,自小跟随做生意的父母到重庆,目前在英国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世纪80 年代的迈克尔站在了流行音乐的巅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我打破了猫王的纪录,打破了披头士的纪录……”这两个都曾经被视为不可超越的传奇,他并没有享受很久,1993 年,突然爆发的娈童案从此把他拖入丑闻的漩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畸形人”、“同性恋”、“性骚扰小孩的怪胎”都是人们当时形容他的词汇, “人们把性和暴力作为卖点,媒体刻意丑化他,攻击他。” 正是为了找出真相,张锐才去翻译大量的材料,从而当上杰克逊中国官网的站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6 年11月15 日,为了看到偶像,在英国上学的江瓯珠参加了伦敦举行的世界音乐奖颁奖礼。迈克尔是当年的颁奖礼上最大的亮点。伦敦城里,无数人赶去伯爵宫;问路时,人们总是忍不住问:“Areyou coming for Michael Jackson ?”(你们是为迈克尔·杰克逊来的吗?)“他本人和电视上有些不同,很瘦,但精神非常好。”江瓯珠看到了真实的迈克尔。 tujian.org

  当晚的伯爵宫,歌迷们的尖叫声几乎冲破屋顶,迈克尔弯下腰,对着台下微笑,“你们觉得我的衣服好看吗?” tujian.org

  “美极了!”歌迷们喊道。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好看的话,就送给你们吧。”迈克尔脱下身上的外套,把那件镶满了钻石和水晶的衣服丢下台。 tujian.org

  “他绝不是报纸上所说的那种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整个过程中,他都很随和,很谦卑,和歌迷交流,一点架子都没有。我从来不相信他会是坏人。”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江瓯珠,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迈克尔制作出最伟大的《颤栗》的制作人昆西·琼斯曾说过,或许只有迈克尔去世,历史才会给迈克尔一个公正的评价。他说,“作为一个艺术家,迈克尔是新一代的莫扎特、贝多芬或巴赫……他们在世时都曾遭到攻击,人们不理解他们,但直到他们逝世后,我们才知道他们的伟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77 年,42 岁的猫王由于心脏病突发去世;1980 年12 月,约翰·列侬在公寓门口被一个歌迷枪杀。“他们都因为突然的离去,成为传奇。而当时迈克尔还活着,我们都在想,如果迈克尔是正常地老死,比起他们来,传奇色彩就弱了,这对他来说不公平。我宁愿他是发生什么意外而去的。”江瓯珠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迈克尔去世后的几个小时里,江瓯珠打开了CNN、BBC 等各大媒体的网页,他想看看人们在怎样传播这个消息。“让我惊讶的是,几乎所有的国外言论都在肯定他这一生的成就,而以前习惯于诋毁他的媒体,也用了‘被误解得最深的人’这样的标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开始,江瓯珠觉得很讽刺。但很快,他释然了,“他活着的这50 年,只不过是人们在接下来的时间缅怀他的一个铺垫。”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个中国家庭的迈克尔往事

tujian.org

  中午吃饭时,江瓯珠把迈克尔的死讯告诉了父母,他的母亲很吃惊。“这么年轻?太可惜了。”他的父亲在一旁,没有说话。 tujian.org

  严格来说,江瓯珠的父亲江美平是比他更资深的迈克尔歌迷。80 年代末,在远离美国的一些中国城镇里,小青年们流行穿一身牛仔夹克,高帮鞋,提着裤子去舞厅跳段霹雳舞,这正是迈克尔在《真棒》(Bad)中的经典造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温州乐清人江美平便是如此。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91 年末,迈克尔的专辑《危险》发行,这应该是中国大陆歌迷与国际同步接触的第一张专辑,里面很多歌的MV 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当时贫瘠的娱乐生活中,中国民众认识了喇叭裤,看到了“太空步”、“霹雳舞”,也牢牢记住了杰克逊的名字。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时才20 多岁的江美平是个喜欢跳舞的青年,家里开的副食品商店里有录像机,他有时买来一些当时国外的歌星的碟看,直到他看到迈克尔的舞蹈,他兴奋极了。他每天和几个朋友在家对着电视机练习这种时髦的舞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达到模仿的效果,江美平在乐清的服装店里,配了套行头, “实在没有和迈克尔的款式相同的,就只能找些看起来差不多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时,江美平买了一辆摩托车,他在车上绑了台录音机,打扮成迈克尔的造型,带上江殴珠的母亲,和一群年轻人出去玩,车子开到一个舞厅便停下,打开音乐,便跳起迈克尔的“太空舞步”。“现在我们家里,还有一个那样的录音机。”江瓯珠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会跳霹雳舞,让江美平在朋友圈里出尽了风头,他成为时尚的代名词, “我跳得是比较好的,在舞厅里,我只要一跳,旁边的人就围过来看我。”他很是有点得意, “现在的街舞,其实就有点像我们当时的霹雳舞。”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个场景日后重现在他儿子身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江瓯珠很小时,就被父亲带到舞厅里玩,但当时的他还不知道那就是杰克逊的舞步。直到上初二时,江瓯珠在重庆看到金鑫在舞台表演。别人告诉他,这位重庆名人在模仿迈克尔·杰克逊。此后,他开始想尽办法存零花钱去买迈克尔的MV,后来又找金鑫拜师,并在家里狂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个会跳太2 空舞的男孩,江瓯珠的名气一点点在重庆第八中学传开,上高一时,他终于鼓起勇气登台。走滑步的时候,当台下的人全部高声喊“迈克尔、迈克尔”时,那一刻,少年江瓯珠的内心难以用满足来形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今的江美平早已离开温州,成为一个企业家。他在重庆涪陵有一家公司,业务做得很大,繁忙的生活让他没有时间去跳舞。“只有朋友聚会的时候,偶尔会骚几把。”他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宇春翻唱《黑与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来再过17 天,人们又可以看到舞台上那种光芒四射的迈克尔。伦敦复出演唱会的门票在18 小时内创造36 万张的销售纪录,这原本是一次万众瞩目的巨星回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七月见。我非常爱你们。”迈克尔的这句话依稀还在耳边,如今,江瓯珠费尽艰辛买来的几十张演唱会票,已成为永不兑现的空头支票。他希望AEG演出公司依然能把票寄给他,“留作纪念也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很难去判别到底有几代中国人受过迈克尔的影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88 年,中国唱片公司首次引进了他的专辑《真棒》。这并不是他第一张专辑,却是内地乐迷第一次见到巨星风采的专辑。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十多年后,一个1984 年出生名叫“李宇春”的中国姑娘在香港演唱会上,翻唱了他的《黑与白》。 tujian.org

  可惜的是,迈克尔从来没有来到中国内地,他去过香港,分别在1993 年和1997 年在台湾举办过两场演唱会。台湾歌手吴克群很幸运,他看的第一场演唱会便是迈克尔的。那是1993年,迈克尔的“DANGEROUS”(危险)巡回演唱会。当时的吴克群还在上中学,“门票卖2000 多块台币一张,我买不起,只好在场外一直等。”到最后,吴克群爬上体育场的墙,他看到那个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男人,台下的人群为他疯狂,全场没有一个空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6 岁的香港歌手方大同是模仿迈克尔最多的艺人,并称迈克尔是他音乐道路上影响最大的人。他在六七岁时就在电视上看到迈克尔的MV,“他的台风、表演魅力、舞台精神、做音乐的方式,都那么吸引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5 岁开始演唱生涯,永远在和世界上最顶级的制作人合作,也让他成为一名超级艺人。”方大同告诉《外滩画报》记者,“现在很多音乐,都只是在做迈克尔做过的东西,或者是在他的音乐中加入一些新嘻哈,而R

     相关链接
    ·马烽与陈永贵的喝酒经历:蹲在炕上吃饭的副
    ·陈赓之子:陈赓曾背蒋介石逃命 杨立青有他的
    ·中国人的迈克尔记忆:李宇春曾翻唱《黑与白
    ·出版业元老张元济:为何选择公私合营?——
    ·胡因梦:曾遇到很多复杂男人 和李敖了解两性
    ·博客时代是诞生公共知识分子的时代?——中
    ·余秋雨宣布追加30万捐款 称"诈捐门"是奇
    ·日本人长高的“秘密”:为何40年间长高9厘米
    ·溥仪改造历程:系扣子惹人笑 约会当众拥抱很
    ·中国新文学大系:铁凝"笑傲江湖" 金庸"射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