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布克国际奖”得主门罗:小说是一所房子——中图社
2009-08-10

  布克国际奖颁出,加拿大77岁老太太爱丽丝·门罗获奖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门罗说:小说是一所房子 而她的房子里住着各色女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奖金约60万人民币的布克国际奖,今年没有给奈保尔,没有给奥兹,没有给洛萨,也没有给捷克、肯尼亚、克罗地亚等地的边缘移民作家们,6万英镑奖金最终落在了77岁的加拿大老太太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手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等烤炉间歇中写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门罗一生创作了11部短篇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在短篇小说普遍地位低下的欧美文学界,这个终身成就奖颁给她让一些人惊讶,但更多的人对门罗获奖的感受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每读爱丽丝·门罗的小说,便知生命中未曾想到之事。”这是由作家、学者、编剧等组成的评委对她的评价。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68年,她37岁,那一年,加拿大女权运动正在最高峰,她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一炮打红,并得了她的第一座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此时,她已是三个女儿的母亲。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她的许多早期创作,是陆陆续续地在孩子的呼噜声旁,或者等待烤炉的间歇中完成的。事实上,《快乐影子舞》前后花了20年才写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0岁之后,这个女人才真正开始拥有自己的生活,她爆发惊人的创作力。不过她写的都是她30岁到50岁期间历史背景中发生的故事。1978年,她的另一部小说集《你以为你是谁》再给她捧来了一座总督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她每隔4年都要出一部短篇小说集,开始享有世界级的名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女人谈论生老病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门罗出生在渥太华,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安静的城市度过。她的小说写得也都是这个城市郊区小镇上演的平民中的爱情、家庭日常生活,而涉及的却都是和生老病死相关的严肃主题。这个女作家的笔触简单朴素,但却细腻地刻画出生活平淡真实的面貌,给人带来很真挚深沉的情感,简单的文字带来丰厚的情感,这恰好显示了文学最本质的能量。很多人把她和写美国南方生活的福克纳和奥康纳相比,而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甚至将门罗称为“当代契诃夫”,而在很多欧美媒体的评论中,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她“当代最伟大小说家”的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门罗写的大部分是女人的故事,她的早期创作中,是一些刚刚进入家庭生活的女孩子,为爱情、性、背叛、孩子等苦恼;到后期,则是在中年危机和琐碎生活中挣扎的女性,但她们都有着欲望和遗憾,有着强大和软弱之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门罗的小说并不特别重视情节,更多是利用时空转换,将记忆和现实生活打碎重新组合,这也表现了她想表现的观点:看世界,或许有新的角度,文学就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世界。她曾经在一篇散文中介绍读小说的方式:“小说不像一条道路,它更像一座房子。你走进里面,待一小会儿,这边走走,那边转转,观察房间和走廊间的关联,然后再望向窗外,看看从这个角度看,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相关链接
    ·开心网流行 专家:虚拟生活不是第二人生——
    ·“布克国际奖”得主门罗:小说是一所房子—
    ·那些打盹儿的中国人——中图社
    ·“移动阅读”风行上海 ——中图社
    ·网络语新宠:囧、槑、燚 ——中图社
    ·惟妙惟肖的“明星脸”比萨 ——中图社
    ·“苏珊大妈”这个筹码——中图社
    ·独立影像能否真正“独立”——中图社
    ·美艺术家将旧书变雕塑(图)——中图社
    ·严培明的“悲惨世界”——中图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