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文学的目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之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历史的目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年英国的首相丘吉尔说过:我们能够往以前看多远,我们就能够往未来看多远。今天,当我们谈论中国儿童文学研讨的时候,我以为应该有一种历史的目光。中国的儿童文学从保守的时间来看,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行程。我们应该记住那些历史上曾经为中国儿童文学做过贡献的人们。无论是著名的,还是默默无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不够,从中国当下整体的大文学角度来看,我们的视野还显得狭窄。我们更多的气力是花在了仰慕、学习“哈利·波特”等外国文学的层面上。这种学习是有益的,但不能是片面的,这样的片面有时候会给我们一种“无根”和“漂泊”的感觉。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曾几何时,有些儿童文学从教育的文学渐变成了不要教育的文学。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有些文学创作从追求深刻、追求内涵渐变到了追求简单、追求娱乐,这也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我以为有“意义”和有“意思”仍然应该是我们需要共同达到的目的。儿童文学和所有的文学规律是一样的,文学内涵和主题的复杂性、多异性、丰富性仍然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儿童文学让孩子哭也好笑也好,都不是儿童文学的最高境界。我个人以为,当一个孩子看了你的书,可以笑,可以哭,但他还思考了一会儿,体会了一些人生的况味,这才是最理想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创新的目光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儿童文学应有创新的目光。新世纪以来,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都出现非常繁荣的局面。但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也出现了令人担心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许多作家创作的相当数量的作品,共性大于个性,共同的场景、共同的人物、共同的矛盾、共同的结局,甚至书名都比较相似。比如,读者的年龄段都向小学生汇集;用心的、认真的写作都向快速的、简单的写作汇聚;所有的生活都向校园汇集;所有的情感都向快乐汇集;所有的写作目的都向畅销汇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哈里·波特”进入中国的时候、当某一部中国作品畅销的时候,许多作家在受到启发和冲击的同时也开始进行模仿(不是学习)的、一窝蜂式的写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儿童文学是脆弱的,是不够健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尤其是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应该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我们可以有一个畅销书的目光,但还应该有一个为艺术而写作的目光、有一个为创新而写作的目光。探索和创新应该受到鼓励,而且应该受到隆重而热情的鼓励。否则,中国儿童文学的进步将会被一片热热闹闹的繁荣所掩盖。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的童书最近卖得很好,我们必须看到,这是多方面的努力和原因造成的,除了作家的努力、出版社的努力、读者的支持,还有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情冷静地珍惜这个机缘、感谢这个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和谐的目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儿童文学应该有和谐的目光。我们希望在作品中看到文学性与可读性的和谐;希望看到门类、题材和内容上的丰富多彩;希望看到适合各个年龄段的童书都出现优秀的作品;希望看到幻想类作品和写实类作品共同繁荣;希望看到儿童文学对成人文学的关注与思考;希望儿童文学对社会与时代有关注、有担当。 tujian.org
除了作品,作为儿童文学工作者之间也有个和谐的问题。在谈到中国儿童文学生态的时候,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在广义谈到生态的时候,都赞成百花齐放;但在谈到具体的尤其是和自己有关的作品的时候,却都会强调自己的生长与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儿童文学的和谐首先来自作家之间的和谐。作家之间的交往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平和的心态。在强调自己重要的时候不要排斥其他的作品。自己的作品与别人的作品除了竞争之外还应该和谐共存,有承认别人存在的风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以前我们互相讨论、评论也各抒己见。现在变得非常个人化,互相不说构想,怕人家盗窃、怕人家烦、怕人家没有时间。评论不说缺点,怕人家不高兴、怕人家说你嫉妒。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有钱了,但是我们寂寞了;我们出名了,但是我们没有朋友了。俗话说:常相知不相疑,意思是我们经常了解就不会互相猜疑。我们现在老死不相往来,变成了不相知常相疑。我希望作家和评论家经常往来、经常交换意见。儿童文学有着团结和谐的传统,相信这种传统能够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