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茅盾和他的《茅盾选集》 ——中图社
2009-08-10

  茅盾和他的《茅盾选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金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也许由于技术的原因,过去作家出选集、文集并不多,即使一些大作家也没有像现在的作家那样,动不动就10卷、20卷地出版。1949年之前,早已成名的茅盾只出过一本《茅盾自选集》,由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4月出版,内收《创造》、《陀螺》、《大泽乡》、《喜剧》、《林家铺子》、《小巫》、《骚动》等7篇小说和《叩门》《雾》、《浴池的sketcb》等3篇散文。据说当时已在中国文坛蹿红的茅盾为了支持天马书店才亲自选编这部《茅盾自选集》给出版社的。他晚年在回忆录里说:“楼炜春和几个朋友创办了天马书店,打算专出进步作家的作品。他们这勇气在那文网恢恢压迫日重的1932年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那些名牌大书店对于出版进步内容的书籍已经望而却步了,虽然他们知道这些书有读者、能赚钱。楼炜春他们计划先出一套进步作家的自选集,向鲁迅、郁达夫等约了稿,也约了我。鲁迅和我都主张支持这几个年轻人,于是各选了一本自选集,交天马书店出版,稿费则捐作‘左联’的经费。”这就是1949年前《茅盾自选集》出版的缘由。显然,这一部《茅盾自选集》是为了支持进步出版商而选编的,并不是自己主动策划的。这部《茅盾自选集》是我们知道的文学巨匠茅盾在1949年以前出版的唯一一种选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中国成立后到茅盾1981年3月去世,即茅盾生前,也只出版过两种《选集》,时间都在上个世纪50年代。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一种《茅盾选集》是1952年4月,作为新文学选集的丛书之一由开明书店出版的。这套新文学选集分两辑,已经过世的新文学作家的作品为一辑,在世的新文学作家列为第二辑。因此,丛书第一辑收的选集有鲁迅、瞿秋白、郁达夫、闻一多、朱自清、许地山、蒋光慈、鲁彦、柔石、胡也频、洪灵菲、殷夫等12位已故新文学作家的选集。第二辑新文学选集收了郭沫若、茅盾、叶圣陶、丁玲、田汉、巴金、老舍、洪深、张天翼、曹禺、赵树理等12位健在的文坛作家的选集,也是每人一册。《茅盾选集》是第二辑里的一种。

tujian.org

  开明版《茅盾选集》封面素淡,用茅盾手书“茅盾选集”居中竖排,扉页有茅盾摄于1951年的标准像,背面是茅盾手稿的一页手迹。据版权页介绍,开明版的《茅盾选集》初版印1.2万册。这部《茅盾选集》除了“自序”外收了《春蚕》、《林家铺子》、《赵先生想不通》、《微波》、《夏夜一点钟》、《第一个半天的工作》、《官舱里》、《儿子开会去了》、《列那与吉地》、《脱险杂记》等10篇作品,共有26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开明书店新文学选集编辑委员会在编辑凡例中介绍:编辑这套新文学选集,其目的是“选集‘五四’以来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以便青年读者得以最经济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新文学发展的初步的基本的知识。”至于为什么说其选择对象是1942年以前就已有重要作品问世的作家们,编辑凡例中没有说,只好留待文学史家去考证。茅盾在这部选集中写了“自序”,回忆自己的创作经历和思想认识转变过程,虽然不长但十分清楚,他从自己创作《蚀》三部曲开始讲起,回忆创作《三人行》的失败,创作《子夜》的得失以及对短篇小说的认识,归根结底,一个作家一定要有生活,所以茅盾在这“自序”里说,别人订写作计划,自己“首先应当下决心订一个生活计划。”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时间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茅盾的这部《茅盾选集》散发出来的时代气息,让21世纪的读者同样有着亲切感。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说到《茅盾选集》,这里还要顺便说说另一部《茅盾选集》,即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选集》,这部选集是茅盾生前出版的第二部选集,出版于1959年6月,内收短篇小说《春蚕》等18篇,杂文散文《红叶》等50篇,所收作品时间跨度很长,散文杂文从20年代去日本时所写的散文,一直到最近视察东北文化建设所写的文章,颇具规模,也颇具分量,正文之前有茅盾写的“序言”。

tujian.org

  茅盾向来对自己的作品结集出版十分慎重,所编集子也十分讲究特色。新中国成立前颠沛流离,像茅盾这样的著名作家编几部选集换取稿费以丰裕自己的经济,是完全做得到的,但茅盾没有去做。新中国成立后,茅盾出版的这两本选集,也同样是被动的,身为共和国文化部长,出版社有弘扬五四新文学的要求,沈部长能不支持吗?看得出,编的时候,茅盾又十分认真,连“序言”也是字斟句酌、流畅扼要,更体现了一个老作家的五四风范。重温当年茅盾的两种《茅盾选集》出版过程,对比今天某些青年作家动不动出选集、文集的风气,真是恍若隔世。

     相关链接
    ·茅盾和他的《茅盾选集》 ——中图社
    ·李大钊关于城市建设的构想:多办图书馆免费
    ·红色娘子军战士今安在?(图)——中图社
    ·老舍最早的字并非“舍予” 而是“醒痴”—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9时因病去世 享年98岁(
    ·国民党将领王耀武升官秘诀:蒋介石喜欢我傻
    ·一无所惧的张幼仪:徐志摩的女人里,没准我最
    ·北京解放后第一起大案:没费枪弹粉碎阴谋集
    ·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的燃情岁月——中图社
    ·"狗肉将军"张宗昌 鲁迅称其不知有多少太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