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广州市卫生局管理的粪车。
广州“夜来香”的衍生和消逝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汉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广州城的居民,除了少部分居住在“大屋”和“洋房”(西关大屋、东山龟岗一带的华侨洋房),绝大部分人居住在砖木结构的平房和低层楼房里。这类房子有一个共性的特征,就是十家占了八家没有厕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男性居民小便一般在家里用瓦缸装载,“解大”时则去附近的公厕。当时的公厕是简陋的砖木结构“金字架”式的建筑,粪坑用海沙填底装载粪便。女性居民则在家里自备一个“马桶”作“方便”之用,马桶的形式有两种,比较富裕的人家用木马桶,一般人家用瓦塔式“便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时掏粪的有两类人员,一类是广州近郊农民,一类是专业掏粪工人。农民走街串巷上门清倒住家粪便,他们用收集来的粪便作肥料。专业掏粪人员则专门收集公厕粪便的,若农民越轨到公厕收集粪便,则是“偷粪”,要受罚。公厕的粪便由掏粪工人收集后,统一送到南堤粪埠专用码头,倒在大粪船上,运往四乡作肥料售卖盈利。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时整个广州城,不论西关、东山、河南的民居和街巷,每当入夜时分,都会出现肩挑木粪桶的农民挨家挨户上门清倒粪便的情景。倒马桶,居民不用自己动手,农民们收集粪便后,还帮助洗净马桶,放还各户的原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每当傍晚清倒粪便时,一条街都会臭气熏天,人们趣称“夜来香”。倒粪的农民与居民长期相处,形成一种感情关系,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倒粪的农民便会给马桶的主人家送上十斤八斤番薯、芋头表示谢意,言外之意还有一种无字约定,明年你家的粪便还“由我来倒”。一条大街的清粪工作,基本由一条村的农民包揽起来,不会乱套。只是偶然间,会出现不同村的农民过界“揾货”,但也很少发生冲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夜来香”的劳作,既解决了当时居民清粪的需要,又为农民提供了肥料,一举两得。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这些东西只能留在记忆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