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组试奏新作品。(左起:俞丽拿、沈西蒂、丁芷诺、何占豪、孟波、贺绿
1958年还是小提琴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何占豪演奏小提琴(右)。
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 ,这首乐曲穿越50 年的岁月,旋律浪漫悲壮,荡气回肠。它不仅是一代人的共同回忆,更被时代打下了民族的烙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何占豪:《梁祝》的源头在农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月26日晚,小提琴协奏曲《梁祝》50周年纪念庆典音乐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梁祝》曲作者何占豪、陈钢等创作人员齐聚,首场演奏者俞丽拿再度奏响旋律。 tujian.org
坐在嘉宾席上,年过七旬的何占豪无法不想起《 梁祝》 首演的情景。 1959 年,上海兰心大戏院。站在台上的首席小提琴手俞丽拿,还是个 19岁的姑娘。何占豪是上海音乐学院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演奏席上担任协奏小提琴手。最后一个音阶收尾,何占豪的心悬起来,等待观众的回应。七八秒钟的寂静,何占豪额头冒出汗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终于,雷鸣般的掌声随即席卷全场。“当时的心情啊,哎呀,终于松了一口气!我一个学生,总算完成了这个‘天大’的任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拉小提琴伤心因为农民听不懂 tujian.org
6月20 日,记者专程拜访了何占豪。在上海音乐学院旁边的一栋普通住宅楼里,何占豪的住房布局略显局促。书房被钢琴和写字台占据,摆下两张椅子之后,只剩下转身的余地。乐谱和书籍随意铺在桌上,暗示着主人忙碌的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何占豪沏上茶,兴致勃勃翻出旧时照片:“看,我年轻的时候帅不帅?”照片上的何占豪20出头,透出一股英气。1957年,何占豪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专业进修班,与丁芷诺、俞丽拿成了同班同学。 tujian.org
“那个年代的教学制度规定,每个学期必须抽出一定时间下厂下乡,与工农同吃同住同劳动,艺术院校的学生还要为工农大众演出。”何占豪回忆。1958年,他和同学一起送音乐下乡到上海郊区,当地农民就在家门口、晒谷场自由集合起来,观看老师和学生们现场表演。管弦系学生学的是贝多芬、巴赫等国外名曲,一曲奏毕,观众们只笑笑。“我们问他们:‘好不好听?’他们回答:‘好听。’又问:‘懂不懂?’他们笑笑:‘不懂!能不能奏一段沪剧、越剧听听?’ ”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种局面让何占豪和他的同学们感到尴尬。“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你的演奏大众不欢迎,这受到的刺激是很大的。”何占豪和同学们伤心地发现,他们自编自演说相声,都比小提琴演奏受欢迎。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说《梁祝》的来龙去脉,最源头处就是农民。”何占豪说,“他们启发了我去创作《梁祝》。我们的音乐老百姓不欢迎,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这当时不只是我的困惑,是我们整个班级、整个集体共同的困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何占豪记忆里,纯真的理想和昂扬的激情,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青年的共同特征。从乡下返校后,同学们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当时系领导刘品提出一条意见:“小提琴要使工农大众所喜闻乐见,必须解决一个民族化的问题。这首先需要有民族化的作品。”这个观点得到了大家赞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58年8 月9 日,大学二年级的何占豪和丁芷诺、俞丽拿、沈西蒂等六人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我们都是知识不完整的青年,但是豪情万丈,最初想要给这个小组取个大大的名字——‘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学派’。”何占豪笑着讲起这段“少年狂”的历史。这个小组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改编了《 二泉映月》 等有民族特色的弦乐作品。这段时间里,何占豪吸取越剧音调,写了弦乐四重奏《梁祝》。今天,他将这个最初的雏形作品称为“小梁祝”。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捷克斯洛伐克乐团试奏“小梁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时我们作为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想法确实淳朴:创作不但要为工农兵群众服务,还要攀登世界高峰。”50 年后的今天,何占豪谈起当年的价值观念,流露出诚恳的态度。50年前,中国学生在参加国际音乐比赛时,“强烈的自豪感和自卑感交织在一起”——我们并不比外国人笨,但音乐水平确实比人家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次,捷克斯洛伐克四重奏乐团到上海音乐学院访问。 这支在国际上颇有名气的乐团友好地表示,愿意演奏中国的四重奏作品。交流会上,中方陷入沉默,因为国内尚没有像样的弦乐四重奏。实验小组成员丁芷诺,“她有点儿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把何占豪的“小梁祝” 摆到了桌面上。 tujian.org
“我当时很着急:‘你不要乱说!’因为我自己知道那是不能上大雅之堂的,谱子就随手写在一张破纸头上。”何占豪打退堂鼓,又被学院领导推出去:“你一个学生,怕什么?拿出去就拿出去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令何占豪没想到的是,当晚,捷克斯洛伐克乐团就提出想在上海锦江饭店试奏“小梁祝”。何占豪提供的乐谱,画满了体现民族风格指法的符号,乐团看不懂,特地前来请教。这让何占豪信心大增:“没想到他们对我们的民族风格如此重视,甚至超过了我们自己。”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这样一个细节。四重奏所需的大提琴乐谱指法,何占豪自己不会画,他特地请一位从小学习大提琴的同学帮忙。这位同学听说是给捷克斯洛伐克的乐团画指法,非常激动:“好嘛好嘛,从小学琴,指法都是蓝眼睛、 高鼻子的老师给我画出来。现在终于轮到我给他们画了!一定要画得难一点,难得拉不起来!”如今回想起来,同学这句孩子气的玩笑话,折射出当时年轻人急于证明“我们并不比外国人差” 的普遍心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化蝶”不是封建迷信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58 年,时任中央文化部副部长、党组书记的钱俊瑞来到上海音乐学院视察。他听了“小梁祝”后,认为“用西洋乐器演奏中国戏曲音调,是一条新路子”,希望年轻人继续探索下去。当时的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孟波向何占豪传达了他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说实在的,当时根本没有想过在走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子’,也不知道怎么走下去。”对于小提琴专业的何占豪来说,作曲始终是‘业余’的,他并没想过要写大型的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时逢上海音乐学院筹备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曲目。实验小组提出了“大炼钢铁”、“女民兵”等现代题材,“梁祝”是最末位的选择。孟波看了之后,在“梁祝”上打了个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孟波之所以选择这个题材,觉得小提琴如泣如诉的音色,更适合表现一曲浪漫的爱情故事。”何占豪说。孟波的选择,无疑是冒着风险的。在“大跃进”的政治气候中,文艺界盛行“文艺为当前政治服务”的口号,一个以古典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作品,是另类中的另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58 年底,学校安排何占豪和作曲系的学生陈钢等人合作,共同完成《梁祝》的创作。为了创作,几个年轻人挑灯夜战,困了在自来水管上洗个头。但在初稿中,《梁祝》并没有后世传为经典的“ 化蝶” 章节。 孟波审听初稿时发问:“ 为什么省去化蝶?”何占豪回答:“新中国青年不应该相信迷信,人死后不可能化成蝴蝶。”回忆起当年的自己,何占豪亦感到幼稚。孟波笑着向两个年轻人解释:“恐怕不能这么看问题,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是人们对美好的向往,不能把它与迷信等同起来。 你们不但要把‘ 化蝶’ 写好,而且要写得美。”孟波的关键性意见,助推了这个传世作品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蹁跹蝴蝶飞遍全国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梁祝》首演成功后,报纸报道消息,电台播放音乐,上海刚刚组建的电视台前来拍摄电视新闻。新华社称之为“ 中国自己的交响乐”。《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如一只蹁跹蝴蝶,飞遍全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收到了很多来信,有机关干部、教师、学生、工人等各阶层群众。他们好多人写信,不是祝贺,而是感谢。信里常这样说:我是音盲,本来对音乐一窍不通,但现在我听懂了。感谢你们!”有的来信中提到,听到“楼台会”一段时,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这些消息让何占豪和实验小组的成员很高兴——写老百姓听得懂的音乐,他们的心愿实现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与此同时,圈内也有评价不高的声音。1959年,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从前苏联留学回国的中央交响乐团指挥家李德伦对《梁祝》发表看法:“这只能算个小 piece (小曲),不能称为协奏曲。”这个带有贬义的评价一下在上海音乐界传开了。对于这位师长权威的评价,何占豪期待有机会向他解释和请教。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是‘黑线上长出的黑瓜’” tujian.org
1960 年初,何占豪在北京参加全国学生代表大会,接到中央交响乐团电话,说是乐团将派车来接他到一家酒店,李德伦要宴请他。原来,李德伦在北京把《梁祝》带到了学校、工厂等基层单位演出,发现群众非常欢迎,《梁祝》已成为他每场必演的保留曲目。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那个年代,酒店宴请是相当高的待遇。同时参加宴请的,还有乐团各声部的首席。我非常不好意思,嘴上虽然没说,但心里已经感觉到李先生宽阔的胸怀。”“文革”开始后,《梁祝》被打成“大毒草”,李德伦以大众欢迎《梁祝》为据,与“四人帮”面对面理论,因而遭到更大的迫害。后来听说这些,让何占豪肃然起敬。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革”的突然降临,让何占豪“思想上糊涂了”——为什么好的作品一夜之间成了坏的作品?忆起这段历史,何占豪并未流露太多苦涩。“当时还是相信中央的决定都是正确的。让我劳动,我就去劳动。没进监狱,就算不错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何占豪被下放到养猪场养猪,但他对自己很放心:没有旧社会历史,没有海外关系,出身是农民,自己的问题顶多算是人民内部矛盾。在养猪场,不让写作品,他还能给大家说说相声。一次开批斗大会,何占豪被要求“讲讲自己什么身份”。何占豪站在台上,只说了一句:“我是‘黑线上长出的黑瓜’!”全场哄堂大笑,群众的确没有把他当做外人。在这段时间里,何占豪还编写了一些儿童小提琴作品,后来成为教材。 tujian.org
不要轻易说“经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革”结束后,何占豪还创作了二胡协奏曲《乱世情》、《别亦难》,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西楚霸王》等作品。上世纪80 年代,歌星徐小凤那首风靡一时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也是由何占豪作曲。但《梁祝》 50 年来散发的光芒,几乎盖住了何占豪此后所有作品。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音乐根本上是表达人的感情的。它不仅能表达个人感情,也能表达一个群体的感情。”何占豪始终强调,《 梁祝》 的诞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当时提倡‘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我、丁芷诺、陈钢三位作者,就是三只小蚂蚁,三只比别的蚂蚁卖力一点的小蚂蚁,不是什么天才。千万别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天的何占豪仍然热心音乐事业和社会活动,当有人讨教如何谱写经典时,何占豪皱起眉头,沉默片刻:“唉,我曾经不大喜欢经典这个词。现在自吹自擂、随便把这个词搬出来用的,太多太多了。”对于当今音乐界人士只闻其大名、不知其作品的现状,何占豪不甚满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是否科班出身、受过专业教育,也许都不重要。你看中国最著名的作曲家阿炳、聂耳,几个是音乐学院毕业的?但他们的作品饱含感情。”略一沉思,何占豪还是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经典的诞生要具备三个要素:一是人民大众所接受的作品,能够被大众所喜爱和传唱;二是在社会上能够产生些效益,留下独特的社会价值;三是要经过时间的考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 卞文超
|